黄心夜合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研究
【摘要】:黄心夜合为木兰科含笑属常绿乔木,其树干通直圆满,树形呈尖塔状,其幼枝、芽和幼叶嫩黄色,花淡黄色,芳香,可提炼芳香油,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刨面光滑,易加工,又是优良用材树种。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具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黄心夜合主产河南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中南部,贵州等地,生于海拔600-1200m谷林中,因材质优良,多被采伐,故现保存数量稀少。为此,本试验开展了黄心夜合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的研究,以其探索出最适合其扦插繁殖的条件,为黄心夜合快速繁殖提供技术保障,及引种驯化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黄心夜合枝条为扦插材料,进行扦插基质、不同激素、K-IBA不同浓度、不同浓度组合、不同时期的繁殖试验,以及插穗生根过程中不同营养物质、各种酶活性的变化。并得出以下结论:
(1)扦插基质对插条生根率和根系质量存在影响。最适合黄心夜合扦插的基质是珍珠岩+泥炭(3:1),且扦插生根的须根多。各扦插基质生根率从高到低为珍珠岩+泥炭(体积比3:1)河沙珍珠岩+河沙(体积比3:1)、珍珠岩+草木灰(体积比3:1)珍珠岩。参照国内外的文献和本实验结果,建议将珍珠岩+泥炭(体积比3:1)基质作为枝条扦插的标准基质。
(2)不同激素处理对嫩枝插穗生根都具有促进作用,以K-IBA(IBA钾盐,能直接溶于水)生根率最高。在K-IBA低浓度浸泡和高浓度速蘸试验中,黄心夜合采用400 mg/L K-IBA浸泡2h和8000 mg/L K-IBA速蘸15s处理均可达到较好的生根效果。浓度为3000mg/L的不同激素组合对黄心夜合扦插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
(3)对于木质化程度稍高的枝条,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扦插的效果显著。生根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用K-NAA处理的效果不如K-IBA好,最好的处理组合是16000mg/L K-IBA,生根率为50%,平均生根数为5.2根,总根长达236.5 cm。
(4)不同扦插时期对黄心夜合扦插影响显著,一般以10月下旬扦插比较好,生根率最高达71.9%。
(5)插条营养物质随着生根的进程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在愈伤组织产生期、不定根形成和伸长这些重要时期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会发生明显的变化。K-IBA、K-NAA的施用使插穗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大于对照,总氮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达到的峰值大于对照。
(6)在生根过程中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表现不尽相同。外源激素显著提高了插穗的SOD活性,降低植物体内MDA的含量延缓了枝条的衰老,有利于插穗的生根。插条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生根过程的不同时期,POD酶的活性差异显著,表明黄心夜合插穗的不定根发生和发展与POD活性有密切联系。
|
|
|
|
1 |
左家哺;黄心夜合林的调查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5年01期 |
2 |
;珍贵园林绿化树种——黄心夜合及其幼苗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2004年07期 |
3 |
赵一宇,吕文;难生根树种生根机理的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2年01期 |
4 |
黄子发,郭文才,陈春泉,陈小龙;黄心夜合的嫁接试验[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年01期 |
5 |
曹益良,泮樟胜,陈雅彬;黄心夜合育苗技术[J];江苏林业科技;2004年01期 |
6 |
方小平;杨春华;杨成华;;黄心夜合育苗试验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7 |
吕文;难生根树种嫩枝扦插技术及生根机理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1993年03期 |
8 |
李茜;;珍贵园林绿化树种黄心夜合及其幼苗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
9 |
刘洁;张冬林;张斌;曹基武;杨玉洁;黄海燕;;不同生根剂对黄心夜合扦插繁殖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年06期 |
10 |
谭健晖;桉树嫩枝扦插繁殖的研究进展及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3年02期 |
11 |
苏雪梅;;园林树木扦插繁殖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
12 |
冯祥麟;胡刚;刘正华;张百军;;贵州息烽天台山黄心夜合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初报[J];种子;2011年07期 |
13 |
傅大立;辛夷与木兰名实新考[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2年06期 |
14 |
吴际友;程政红;程勇;廖德志;刘云国;;黄心夜合秋季嫩枝扦插效应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
15 |
黄勇,张秀省,郭善利,张复君;十种北方花木扦插再生机理的比较研究[J];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
16 |
王福森,许成启,温宝阳,周丽君,李晶,高凤山,魏建华,苏贵林,宋玉文;银中杨扦插生根机理及无性繁殖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1年07期 |
17 |
周群英;李天会;陈少雄;;我国桉树扦插育苗相关技术研究进展[J];桉树科技;2008年02期 |
18 |
赵一宇
,吕文;嫩枝插条生根机理的初步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85年02期 |
19 |
朴楚炳,于源贵,孙思成;红松插条生根过程中形态和生根机理的观察[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1995年01期 |
20 |
古月;;冷静看待“木兰热”——透析木兰科种苗市场[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