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立地条件对人工林火炬松纸浆材材性影响规律的研究
【摘要】:
对三个标准地人工林火炬松木材的基本密度、管胞形态、化学成分含量
和PH值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
度和管胞长宽比自髓心向外呈增加趋势。基本密度自树干基部向上呈减小趋
势,但变化不大;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及管胞长宽比自树干基部向上呈“小—
大—小”的变异规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和PH值除抽提物含量随着树高的
增加而下降外,其它指标在树高方向上的变化未呈现明显规律性。经方差分析,
木材PH值及化学成分含量在树干高度方向上的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株
间差异显著,而管胞长度株间差异不显著,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株间差异部
分显著;立地指数大的树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比
立地指数小的小,其中基本密度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晚材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
比差异部分显著,管胞长度差异不显著;木材戊聚糖含量、热水抽提物、冷水
抽提物、苯醇抽提物含量、灰分含量和木材PH值随着立地指数的增加而增加,
木质素含量随立地指数的增加而减少;除冷水、热水抽提物含量和纤维素含量
在标准地之间差异显著外,木材PH值、灰分和其它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并不显
著。
|
|
|
|
1 |
范济洲,詹昭宁;立地指数综述[J];林业科技通讯;1978年08期 |
2 |
范济洲;詹昭宁;;立地指数综述(续)[J];林业科技通讯;1978年09期 |
3 |
孙岳胤,申志芳,祝旭加;黑龙江省东南部沙松人工林立地指数的编制[J];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
4 |
徐魁梧,徐永吉,龚士淦;不同立地指数对人工林红皮云杉管胞形态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5 |
张伟;杨传强;赵青;;山东省侧柏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J];山东林业科技;2014年03期 |
6 |
肖君;方升佐;徐锡增;;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7 |
张树江,孙培峰,井庆山,孟宪刚;鲁西湖区毛白杨立地指数表的编制[J];江苏林业科技;1998年01期 |
8 |
王伟军;;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估计立地指数[J];国外林业;1997年01期 |
9 |
王占利;巴林、南木地区人工落叶松立地指数表研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5年04期 |
10 |
陶吉兴,唐明荣;常规立地指数表的误差来源与分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11 |
洪信谱;;立地指数表编制方法介绍[J];湖北林业科技;1985年03期 |
12 |
徐孝庆;曹向池;;桂花林场杉木、马尾松立地指标比较[J];林业科技开发;1987年02期 |
13 |
周琪;;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的对等转换初探——浙江省开化县杉木、马尾松的对等转换[J];华东森林经理;1987年01期 |
14 |
许绍远,孙鹏峰,许树洪,黄森学,季昌丰;柳杉林立地质量评价[J];浙江林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
15 |
顾云春;;利用灰色因素关联分析编制多形立地指数表的方法[J];云南林业调查规划;1989年04期 |
16 |
顾云春;;选择最佳立地指数导向曲线的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89年04期 |
17 |
沙琢;宾夕法尼亚山区栎林立地指数的预测[J];林业资源管理;1975年03期 |
18 |
沙琢;;宾夕法尼亚山区栎林立地指数的预测[J];林业勘查设计;1975年03期 |
19 |
韩福庆;立地指数曲线的编制和应用[J];林业资源管理;1979年01期 |
20 |
韩福庆;;立地指数曲线的编制和应用[J];吉林林业科技;197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