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桉树纸浆用材林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莫晓勇  
【摘要】: 该项研究是“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林业项目“桉树纸浆用材树种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专题编号:96-011-01-03)的部分内容。为了缩短我国与植桉发达国家的差距,针对我国桉树良种种质资源缺乏、人工杂交育种规模有限、优良无性系少、工厂化育苗规模小、技术不配套、桉树人工林生产力普遍较低的现状,从种源家系试验、人工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无性系抗性育种、无性系测定,以及无性繁殖技术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从良种选择到繁育各个环节进行了技术组装配套,其主要结果为: 经韦塔桉13个种源的试验,其种源间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其中10、13、7号种源在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上表现优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粗皮桉14个种源244个家系试验中表现3年生种源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家系内的平均遗传力均大于相应的单株遗传力,已显示早期种源家系选择的效果。 通过人工杂交育种技术的改良,采用的嫁接、矮化杂交圃技术和花粉储藏技术,使大规模开展人工杂交育种成为可能。而建立无性系矮化种子园将成为今后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的发展方向。 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遗传标记方法对13个种源的韦塔桉进行了种源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根据分子标记的分析,并结合5年表现型试验综合评价,我们认为韦塔桉种源内和种源间遗传结构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种源群体间变异大于种源群体内变异,发现了韦塔桉种源群体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早期选择人工杂交最佳组合和优良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优树选择方面,经多年实践采用五株优势木法选优,使优树选择可靠率达到20%,为人工杂交亲本选择和优良无性系选择奠定了基础;从27个无性系抗风性选择和47个无性系抗病性选择研究,得出各无性系间的抗风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可知树高、叶量、皮厚和木材密度是影响无性系抗风性能的主要因子;同时,用WFT接种技术筛选出31个无性系是抗病品系,10个为感病品系,6个为高感品系,研究结果与这些无性系在生产上的表现一致。 从3年生27个无性系主要性状的分析与评价中得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无性系的年均生长量差异极为显著,两者之间也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各无性系的干形指标(胸高形数、胸高形率)与其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产量相 中南林学院博土学位论文 关的主要性状的种间差异显著;包括树高、胸径在内的各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 表型和遗传相关;通过于形指标和无约束指数选择法,评定了各无性系的综合表 现,并选出ECI、CH3、CHI等18个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按树组培与扦插技术研究,为按树大规模无性繁殖提供了技术保障,按树组 培技术更趋成熟,同时通过对组培过程的关键技术一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深入 的配方改良试验,筛选出4个优良继代配方和4个优良生根配方用于生产;在扦 插技术研究中着重从高温多雨季节扦插生根率低和难生根的按树无性系扦插两 个难点入手,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空气相对湿度、扦插期平均温度和扦插 基质含水量是影响扦插生根的主要因子。采用苗床定期杀菌消毒和大荫棚内套小 棚的方法使高温高湿季节扦插生根率从51.2%上升到89.4巳 从而实现了扦插苗 全年生产;抗酚剂的应用有效地减弱了按树生根抑制物的作用,尤其对难生根的 按树无性系有极明显的促根作用,这两项技术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按树嫩枝扦插 育苗技术,为无性繁殖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加快了优良无性系生产 应用的步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剑青;;古田县桉树无性系栽培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2 裴文军;卢万鸿;;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的分离鉴定与防治方法[J];桉树科技;2011年01期
3 陈灵;;浅析桉树种植技术[J];科学之友;2011年14期
4 唐武;;浅谈桉树高产营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5 陈平;陈健波;李富福;陈庚元;;桂北速生桉无性系栽培试验[J];桉树科技;2011年01期
6 黄金财;;采伐与造林一体化经营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7 曾戍秀;;速生树种桉树与相思树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分析[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8 张惟;王军;孙思;伍慧雄;;8种杀菌剂对桉树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林业科技开发;2011年04期
9 裘珍飞;曾炳山;刘英;李湘阳;葛明亮;陈李花;;应用电导法评价5个桉树抗寒性[J];广东林业科技;2011年03期
10 林加根;陈丽娜;陈石;李润唐;张映南;郑加协;周红玲;;桉树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8期
11 王娜;孙墨珑;王立海;;桉树、厚荚相思和马占相思树种热值比较分析[J];森林工程;2011年04期
12 陈兴;;莆田市速生桉树人工林发展的对策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13 刘丽婷;武海霞;莫晓勇;;不同处理和贮藏条件下桉树花粉活力变化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4 张惟;王军;孙思;伍慧雄;;桉树溃疡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11年04期
15 何日广;;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16 ;《桉树科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J];桉树科技;2011年01期
17 唐玉倩;于元杰;;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改良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18 于秀兰;张玉红;兰士波;;黑穗醋栗水培繁育及无性系果园建设技术[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9 潘自宝;;木麻黄抗蛀干害虫无性系引种试验与筛选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2期
20 翟文继;方占莹;王平;沈元勤;;楸树引种试验研究初报[J];贵州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晓勇;彭仕尧;龙腾;陈文平;;不同桉树无性系主要性状分析及其综合评价[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2 陆钊华;徐建民;李光友;白嘉雨;陈德祥;陈儒香;;桉树无性系苗期光合作用特性研究[A];持续发展,再创辉煌——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C];2002年
3 黄卓烈;詹福建;巫光宏;岑剑伟;谭绍满;;三个无性系桉树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同工酶多型性的比较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薛崇昀;贺文明;聂怡;张凯;;桉树纸浆材材性及制浆性能的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马常耕;;未来林业之路——无性系林业与无性系育种[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6 钟伟华;黄少伟;何昭桁;周达;胡斯林;邓晶;王金棒;;火炬松种子园无性系产果力变异与选择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7 吴嘉恩;刘自力;梁振权;刘晓国;陈胜洲;;无机酸催化桉树废弃物液化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元震;莫晓勇;;利用基因组加速桉树药效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沈熙环;李悦;王晓茹;;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的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10 钟伟华;;桉树良种选育的若干问题[A];中国林木遗传育种进展[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晓勇;桉树纸浆用材林良种选育技术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2 张艳华;澳大利亚东南部台地桉树恢复生态机理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3 朱成庆;雷州半岛桉树工业人工林培育模式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王胜坤;桉树青枯菌菌株致病力分化、吸附识别及PCR快速检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陆钊华;尾叶桉种内种间交配遗传分析及F_1选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6 叶绍明;广西桉树工业人工林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冯丽贞;桉树种系对焦枯病的抗性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8 袁玲;外生菌根吸收和活化利用土壤矿物钾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邵魁双;海藻无性系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年
10 郭力华;中国热带地区三种匍匐茎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N对桉树生长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何龙;桉树林木资产评估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3 黄月华;五种桉树苗期耐寒性能的初步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3年
4 赵铁蕊;三倍体毛白杨叶片营养特性及施肥效应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靳诚;中山杉无性系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王进茂;引进欧洲白桦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霍佳楠;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新品种引种选育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伟;桤木苗期不同无性系PAL和木质素及生长关系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9 黄炜;辣椒抗枯萎病体细胞变异无性系筛选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赵文飞;银杏雄株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兆会;掌握桉树适生区 严把种苗质量关[N];湖南科技报;2009年
2 谢耀坚;科学发展经营桉树[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3 记者 邓建华;种桉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N];海南日报;2005年
4 叶佐帆;“顺和成”桉树造林技术值得借鉴[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尚文博;维护产业生态安全 桉树不应遭到排斥[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6 杨民胜;桉树——我国人工林科学经营的典范[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7 杨昌娥;大观乡种植桉树7000余亩[N];黔西南日报;2009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罗春雷;望谟今冬明春计划种植桉树四万亩[N];黔西南日报;2009年
9 记者 罗迅革;科学种植桉树保护生态环境[N];汕尾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白兆会;应理性对待“桉树热”[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