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系统研究
【摘要】: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它是以价值量为核心的管理,是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的拓展和延伸,将森林资源实物量管理转化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将事业型运作机制转变为经营型运作机制,通过经济手段实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加强森林资源监管的重要环节。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关键是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的评估。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社会客观经济规律和公允的原则,按照国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以统一的货币单位,对具有资产属性的森林资源实体以至预期收益进行的评定估算。它是评估者根据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实际情况,所掌握的市场动态资料和对现在与未来进行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森林资源资产所具有的市场价值进行评定估算。
本研究以湖南省国营黄丰桥林场为对象,首次提出将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中,综合运用专家系统知识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构建国营林场或县级区域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提出了以中国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特别是二类资源清查系统为基础,构建中国森林资源核算与绿色GDP系统的设想。
研究中分别优势树种(组)建立了生长动态预测模型,提出了利用连年生长量模型实现各优势树种(组)的主要测树因子的更新。首次提出了林分胸高断面积连年生长量G的预测模型:G=2 D~*G/D;首次对9种林分蓄积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适用的测树用表或数学模型的情况下,最精确的测定方法是等株径级标准木法;在有适用的测树用表或数学模型的前提下,最精确的测定方法是形高表法。
基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数据库,建立了森林资源资产实物量的分类系统,提出了相应的分类指标体系。改进了现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指出重置成本法仅适用于间伐前的幼林林的林木资产评估;收获现值法则适用于间伐后的中幼林的林木资产评估,提出了楠竹林资产评估的新方法;同时提出了国营林场各种森林资源类型的资产评估方法,并建立了对应的资产评估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以湖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处理系统为基础,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与过程等专家知识建立专家知识库,编辑推理机,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系统,解决了大面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问题,使得构建中国森林资源核算与绿色GDP系统成为可能。
|
|
|
|
1 |
臧淑英,张冬有,王立明;GIS支持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J];经济地理;2000年04期 |
2 |
李怀安;;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保护山区森林资源[J];中国林业;2006年14期 |
3 |
邱国军;;浅谈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
4 |
孙全伶;;关于森林保护的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2007年34期 |
5 |
肖凌峰;;20世纪50~80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地关系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
6 |
王利群;于永波;;对森林资源质量的浅析[J];今日科苑;2008年20期 |
7 |
石立梅;陈淑替;;我国森林资源调查方法之我见[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
8 |
娄智敏;;谈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4期 |
9 |
马春艳;;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
10 |
王瑞芳,孙立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资产化核算初探[J];林业财务与会计;1995年12期 |
11 |
赵书田;吉林省森林资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J];林业调查规划;1998年01期 |
12 |
陈玉山,王永祥;内蒙古森林资源变化分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9年S1期 |
13 |
王同新;试论浙江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J];浙江林业科技;2000年06期 |
14 |
;森林资源[J];汕头林业;2000年01期 |
15 |
唐晓燕,孟宪宇;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河北林果研究;2001年03期 |
16 |
徐瑜林,杨伟敏,张磊,王静洲;河南省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
17 |
张运春,高贤明,苏智先,张桥英;四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
18 |
高兆蔚;我国21世纪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灰色预测[J];林业资源管理;2003年02期 |
19 |
常新华,彭道黎;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相关问题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3年04期 |
20 |
白传胜;西部森林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