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两系杂交F1代RAPD分子鉴别
【摘要】: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属于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 L.),是我国东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储量最丰富的森林类型,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工业原料林树种。因此,选择马尾松树种作为遗传资源优势深度发掘与高遗传品质林木良种选育为研究对象,完全符合当前和未来林业生产发展需要与林业科技经济发展的要求。
马尾松分布区内具有众多的高山大川,地理环境条件变化多端,因长期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等原因,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为马尾松的材性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马尾松嫩叶为材料,检测马尾松湖南林朵8号和广西111号杂交后代的均一性,采用检验DNA序列多态性的新方法,进行马尾松杂种F1代RAPD扩增谱带分析,并进行RAPD分子标记,鉴定生产应用中优良杂种F1代;为开展马尾松基因工程定向育种奠定可靠基础,以便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马尾松杂种表现的DNA早期鉴别技术,缩短育种周期,为生产提供高世代优良种质,为强优势杂种大面积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利用改良的CTAB法抽提51个F1代马尾松叶片基因组,得到的DNA杂质含量少,通过RAPD实验扩增的指纹图谱可以看出,其得到的DNA完全符合RAPD实验的要求。
从99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多态性的5条引物,利用这5条引物对来自湖南省桂阳马尾松实生种子园的23个F1子代进行了RAPD扩增反应,共产生35条带,其中27条带具有变异性,占扩增产物总数的77.1%可完全把种子园的23个F1子代全部鉴别出来。利用SPSS 11.0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把23个F1代的进行了聚类。
|
|
|
|
1 |
黄春琼;刘国道;;3种暖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8期 |
2 |
刘锦;罗成;顾蔚;王喆之;;适于AFLP分析的华中五味子DNA提取方法改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3 |
徐景升,姚伟,余爱丽,张木清,陈如凯;微量大豆种子基因组DNA的快速制备[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年05期 |
4 |
王晓丹,吕慧颖,张敬,朱保葛;以PCR为目的的大豆叶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6期 |
5 |
田路明;黄丛林;张秀海;张潞生;吴忠义;;降落PCR法快速检测高羊茅转基因植株[J];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03期 |
6 |
荆贝贝;金伟波;王亚红;郭蔼光;;银杏种仁总RNA提取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
7 |
赵琛;;亚洲百合DNA的提取及RAPD-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
8 |
邹春静;张超;马永亮;徐文铎;;不同方法提取三种生态型沙地云杉总DNA的比较[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
9 |
崔翠;蔺银鼎;;元宝枫叶片总DNA提取方法的优化[J];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04期 |
10 |
杨同文;马利华;;CTAB结合DNA凝胶回收试剂盒提取食用菌DNA[J];生物技术;2009年01期 |
11 |
赵磊;梁宁;刘海船;蒋继志;;一种改进的致病疫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
12 |
曲士松,刘宪华,黄宝勇,王淑芬,徐培文;CTAB法提取大蒜、白菜基因组DNA[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3 |
邱永福;田志宏;杨晓松;;冷季型草坪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比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5年01期 |
14 |
刘卫国;易干军;张秋明;刘岩;;菠萝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J];果树学报;2006年01期 |
15 |
李冬梅;朱根发;叶庆生;;大花蕙兰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探索[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年01期 |
16 |
淡瑞芳;龙瑞军;杨予海;;瘤胃微生物总DNA快速提取法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6年01期 |
17 |
李先良;;银杏总RNA的提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
18 |
李映志;吴成焕;何楚仪;黎结仪;叶春海;;用改良CTAB法提取菠萝蜜叶和花序总RNA[J];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02期 |
19 |
孟晓烨;李慧;任健;彭立新;;珠美海棠叶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20 |
钟吉萍,彭凡嘉;试论杂交棉F_1代种子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J];湖南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