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甘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兔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摘要】:目的:本试验通过研究硝酸甘油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兔一氧化氮、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表达指数(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刚性指数、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清淀粉酶、胰腺病变组织变化的影响,以期探讨硝酸甘油对急性新西兰兔重症胰腺炎微循环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新西兰兔30只,雌雄各半,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S组(10)为正常兔仅翻动十二指肠、胰腺后关腹;NS组(10)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兔造模后3小时,耳缘静脉给予生理盐水30min处理;NTG组(10)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兔造模后3小时,耳缘静脉给与硝酸甘油2ug/kg/min,30min处理。实验进行第6、12、24小时分别采集血样和第24小时切取胰腺组织,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及刚性指数;GRT-6001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压积;PUC-2068A血沉仪检测血沉;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纤维蛋白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并计算ET/NO比值,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普通光镜检查并行胰腺标本病理评分,所测数值行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结果:1.血淀粉酶
NS组和NTG组血淀粉酶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血淀粉酶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病理评分
NS组和NTG组病理评分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病理评分与NS组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ET/NO
NS组和NTG组ET/NO 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ET/NO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血高切粘度
NS组和NTG组血高切粘度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血高切粘度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血低切粘度
NS组和NTG组血低切粘度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血低切粘度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血浆粘度
NS组和NTG组血浆粘度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血浆粘度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红细胞变形指数
NS组和NTG组红细胞变形指数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红细胞聚集指数
NS组和NTG组红细胞聚集指数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9.红细胞刚性指数
NS组和NTG组红细胞刚性指数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红细胞刚性指数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血沉
NS组和NTG组血沉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血沉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红细胞压积
NS组和NTG组红细胞压积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红细胞压积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纤维蛋白原
NS组和NTG组纤维蛋白原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与正常对照S组比较,数值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G组纤维蛋白原与NS组6、12、24小时三个相应时间点比较,数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⑴硝酸甘油处理后急性重症胰腺炎新西兰兔血淀粉酶值及病理评分值降低,提示硝酸甘油减轻了急性重症胰腺炎新西兰兔胰腺的病理损害。⑵硝酸甘油处理后急性重症胰腺炎新西兰兔ET/NO比值降低;血高切值、低切值、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变形指数值、聚集指数值、刚性指数值、红细胞压积值、纤维蛋白原值降低,血沉值升高,提示红细胞聚集性减弱,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减轻了血液粘度,使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提示硝酸甘油对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兔胰腺微循环有一定的作用。
|
|
|
|
1 |
宋士鹏,王宇光;急性重症胰腺炎32例综合治疗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2 |
李双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体会[J];腹部外科;2000年03期 |
3 |
李小桂;急性重症胰腺炎30例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00年06期 |
4 |
蒋宏传,王克有,马凤藻;抗生素在介入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附45例报告)[J];九江医学;2000年03期 |
5 |
谢培华;急性重症胰腺炎26例治疗体会[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6 |
李光明,崔顺泉;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胰床造影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11期 |
7 |
杨新军,张荣广;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出血8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1年08期 |
8 |
张正坤;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年06期 |
9 |
何丽仪
,黄美清
,陈娟;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监护[J];新医学;2001年11期 |
10 |
刘灼;外科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1例体会[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01期 |
11 |
何睿林,彭劲松,刘敬臣,蒋宗滨,谭冠先;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处理(附14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12 |
覃秀爱;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的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
13 |
陈天文,肖兰福;小儿急性重症胰腺炎11例诊治体会[J];贵州医药;2001年08期 |
14 |
贺学勤,陈厚良;急性重症胰腺炎18例治疗体会[J];华中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
15 |
王吉升,李晓杰,唐德生;3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年04期 |
16 |
熊旭东,严慧萍,赵敏,沈晓红;急性重症胰腺炎12例临床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年05期 |
17 |
王浩明;急性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术式改进[J];中国医刊;2001年03期 |
18 |
马坚贞,邹红,车艳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0例[J];中医药信息;2001年03期 |
19 |
谭跃进;;老年人急性重症胰腺炎32例诊治体会[J];工企医刊;2001年01期 |
20 |
崔星华;刘思德;潘令嘉;;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13例临床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