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研究
【摘要】:公立医院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保障和增进公民健康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就建立了公立医院体系。迄今,公立医院资源,包括机构、人员、床位、设备、诊疗人次等,在我国整个卫生资源中占有绝对地位,在保障国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诸多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且无可替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公立医院尤其大型公立医院为解决与计划经济(主要是短缺经济)相伴而行的“看病难”,改善医疗服务条件,纷纷加大对医院基本建设、大型高精尖设备等的投入,医疗条件与设备、设施大大改善,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就医困难问题。与此同时,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与推动,公立医院离公益性渐行渐远,“中国病”(看病贵与看病难并行不悖)随之产生。
湖南是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综合整理2005~2009年湖南省大型公立医院(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相关数据发现,大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规模扩大,外延扩张,医院补偿机制扭曲,负债严重,公益性淡化。
湖南经验表明,公立医院发展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厘清公立医院涵义、性质、功能定位,以保障公益性为核心;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力度,提高投入效率和效益;理顺大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价格,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切实转变大型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乃是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科学、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