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榄香烯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MTA-1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其对MTA-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β-榄香烯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β-榄香烯的抗癌作用和临床应用β-榄香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体外培养T24细胞,以浓度分别为0.004mg/ml、0.008mg/ml、0.01mg/ml、0.02mg/ml、0.04mg/ml、0.06mg/ml、0.08mg/ml的β-榄香烯分别作用T24细胞24h、48h和72h,应用MTT方法测定各组β-榄香烯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运用IC50软件计算出高于IC50所用的最低浓度β-榄香烯,以此浓度的β-榄香烯作用T24细胞24h、48h、72h,分别运用Western-blot、RT-PCR法检测对MTA-1蛋白和MTA-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光镜观察各组膀胱癌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并设置浓度为0mg/mlβ-榄香烯作为对照组。
结果: MTT比色法结果显示:对T24细胞的抑制率在50﹪以上的最低浓度β-榄香烯为0.02mg/ml;其它各处理组不同浓度的β-榄香烯均能抑制T24细胞生长,并且T24细胞的成活率随β-榄香烯的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存在剂量和作用时间依赖性。以0.02mg/ml浓度β-榄香烯作用T24细胞24h、48h和72h, Western-blot检测各组MTA-1蛋白表达相对值分别是(0.845±0.014),(0.667±0.016),(0.478±0.018),与对照组(0.975±0.016)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各处理组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RT-PCR检测各组MTA-1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是(0.867±0.005),(0.797±0.004),(0.717±0.007),与对照组(0.992±0.009)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而各处理组组间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1),这些结果显示β-榄香烯能够降低T24细胞中MTA-1蛋白和MTA-1mRNA的表达,并呈时间依赖性。以0.02mg/ml浓度β-榄香烯作用T24细胞24h、48h和72h,光镜观察各处理组T24细胞形态结果显示:随着0.02mg/ml浓度β-榄香烯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形状逐渐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数量增多,贴壁能力下降,表面出现发芽现象,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胞浆浓缩,胞核比例明显变小,出现单层细胞漂浮、掀起,部分细胞崩解成碎片,或失去了细胞正常形态。
结论:β-榄香烯能明显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可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膀胱癌T24细胞MTA-1蛋白和MTA-1mRNA的表达有关。
|
|
|
|
1 |
王亮,陈昭颉,王庆堂,曹文峰,简燚,刘祥丹,汪俊超;血管形成与膀胱癌分级及复发相关性研究[J];西南军医;2004年06期 |
2 |
黄后宝;董昌斌;路建磊;姜书传;;表浅性膀胱癌预后与癌肿数目、病理分级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06年04期 |
3 |
李朝争;李妤蓉;赵金媛;;表浅性膀胱癌的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
4 |
于春华;李金庆;高岱清;;膀胱癌化学药物敏感性试验[J];河北医学;2007年02期 |
5 |
郝楠馨;诸静其;曹开明;常时新;汪波;刘颖;;膀胱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与病理表现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02期 |
6 |
夏昕晖;何莉;戴福宏;钟甘平;;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抑制膀胱癌细胞周期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9年04期 |
7 |
陈建超;;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8期 |
8 |
赵德祥;;螺旋CT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年08期 |
9 |
张辉;尚超;宋永胜;;肝癌衍生生长因子与膀胱癌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对细胞侵袭能力影响[J];解剖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
10 |
木海琦;杨森;王怡君;陈映鹤;;百里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11期 |
11 |
李涛;杨立;王志平;;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3年01期 |
12 |
金桂花;王丽娟;朱青;白娥;周侠;李萌;;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13年09期 |
13 |
陈友琴,何杰,石明,卢一平,李虹,杨宇如,唐孝达;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对人膀胱癌的杀伤效应[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
14 |
武文森,胡宏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抑制BTT_(739)小鼠膀胱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00年06期 |
15 |
郭峰,张军,石红军,赵燕;茶多酚诱导体外培养膀胱癌EJ细胞的凋亡[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6期 |
16 |
梁丽莉,张强,李钟,陈琳,丁义,张志文
,郭应禄;丝裂霉素对膀胱癌EJ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
17 |
鲁功成;膀胱癌的诊断和化学治疗[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年06期 |
18 |
谢东华,唐孝达,夏术阶,谭建明,王祥慧,蔡勇;核转录因子κB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癌症;2002年06期 |
19 |
汪清,辛殿琪,丁乂,那彦群,郭应禄;茶多酚诱导膀胱癌EJ细胞株凋亡与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的相关性[J];中国肿瘤临床;2003年10期 |
20 |
项文英,周宝森,关鹏,吴斌,孔垂泽;环氧化酶-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