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闪锌矿氧化动力学及其非线性现象研究

赵龙云  
【摘要】:自然或人为采矿活动暴露的硫化物矿物的氧化作用,常产生一定范围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硫化物矿物的氧化动力学受到高度重视。闪锌矿是硫化物矿床最常见的金属矿物或工业矿物之一,无论自然风化或采矿选冶活动,都将促使闪锌矿氧化,在一定条件下将危害环境。因此,通过对闪锌矿氧化动力学及其非线性现象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观察和监测硫化物的氧化过程,掌握硫化物的氧化机理,为解决矿山环境污染和二次开发问题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本文采用水浴法在不同介质、介质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对闪锌矿进行氧化动力学实验研究,考察了黄铁矿、方铅矿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闪锌矿氧化影响。通过实验获得闪锌矿氧化动力学数据,计算出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闪锌矿氧化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速率随时间产生非周期性振荡,介质三氯化铁对闪锌矿氧化效果好于硫酸铁,介质浓度提高也有利于闪锌矿的氧化;三氯化铁为介质活化能为42.21KJ·mol~(-1),反应为化学控制过程,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而以硫酸铁为介质反应活化能为22.94KJ·mol~(-1),反应为扩散控制过程,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就比较小;氧化亚铁硫杆菌在pH值为2时氧化效果最佳,pH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不利于闪锌矿氧化;方铅矿和黄铁矿都不利于闪锌矿氧化,但方铅矿比黄铁矿更不利于闪锌矿氧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嘉敏;;Co-Cr-Mo-C耐磨合金的氧化动力学[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8年04期
2 贾烁华;湿法脱硫工艺副产物亚硫酸盐的氧化动力学研究综述[J];电力学报;2005年01期
3 马信清,彭晓,李美栓,陈全芳,李铁藩;原子结合能测量法研究稀土氧化物对α-A1_2O_3膜氧化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年03期
4 刘欣;赵文金;;N18锆合金在5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J];材料研究与应用;2009年01期
5 贾清梅;曹兵;陈娟浓;太军君;;方铅矿氧化过程中温度和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研究[J];金属矿山;2009年09期
6 仉小猛;叶树峰;徐利华;陈运法;魏连启;;SiC/Fe_xSi_y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1期
7 马永明,张敏卿,余国琮;水中溶解有机物TiO_2-UV-O_2光催化氧化动力学研究[J];化工进展;2002年02期
8 刘晓燕,王向东,蒋文举,李霞,宋若远,林松;氧化亚铁硫杆菌对亚铁离子的氧化及其动力学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4期
9 朱安莉;覃业霞;吕维洁;;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5年S1期
10 黄小萧;刘瑞堂;杜涵;温广武;;Al_4SiC_4/C复合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8年02期
11 薛茂权;;石墨含量对镍基高温合金在900°C氧化行为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07期
12 贾清梅;曹兵;陈娟浓;太军君;;温度和氧化物浓度对方铅矿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中国矿业;2009年08期
13 丁晓非,牟晨晓,沈勇;Nb含量对TiAl-Nb合金相组成及氧化动力学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4 赵双群,董建新,张麦仓,谢锡善;新型镍基高温合金在950℃和1000℃的氧化行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02期
15 刘旭辉;成小军;曹光明;刘振宇;吴迪;;CSP热轧过程中氧化铁皮结构和厚度演变规律研究[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0年06期
16 王献忠;高朋召;;ZrO_2-SiO_2复合涂层/三维碳纤维编织体材料的氧化动力学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年01期
17 徐秀清;王顺兴;周旭东;;冷轧钢板的氧化还原动力学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8 陈丹丹;姚正军;;Al含量及SiC预处理对SiCp/Ti基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1年05期
19 陈伟东;闫淑芳;钟学奎;王建伟;;氢化锆在450~600℃下氧化动力学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6期
20 罗明河;金克康;;S_(107)型低温钒催化剂上SO_2氧化动力学的研究[J];云南化工;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庆同;;闪锌矿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4)[C];1985年
2 雷蕴芬;张德全;;内蒙古白音诺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中闪锌矿的标型特征及其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5)[C];1992年
3 邹金龙;周益春;;热障涂层的氧化扩散——动力学模型[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4 叶庆桐;;几个铅锌矿床中闪锌矿的标型特征和形成条件[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5 杨新科;;由软锰矿、闪锌矿、硫铁矿湿法制备MnZn铁氧体微粉[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丹柯;王雨;;铁水提钒过程钒的氧化动力学研究进展[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7 王少芬;肖利;方正;邱冠周;;氧化亚铁硫杆菌协同闪锌矿-MnO_2的发电浸出[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宋学信;石焕琪;王香成;黄胜忠;;北山铅锌黄铁矿矿床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4)[C];1985年
9 印修章;胡爱珍;;以闪锌矿标型特征浅论豫西后瑶峪、骆驼山、西灶沟铅锌矿成因[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王荫祥;;斑岩型多金属银矿石建造[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1)[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健;诱变前后混合微生物对铜、锌硫化矿浸出能力比较及其纯种分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夏乐先;嗜酸硫杆菌硫代谢在硫化矿浸出中作用及其关键酶性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梁铎强;富锗闪锌矿氧压酸浸过程中锗的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辽沙;五元渣(CMSTA)中钛选择性富集的基础研究[D];东北大学;2001年
5 刘国军;铜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少芬;硫化矿发电浸出过程工艺及其基础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张林楠;铜渣中有价组分的选择性析出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8 陈虎魁;镁合金在HFC-134a气氛中的氧化行为及与陶瓷材料的作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马晓霞;TiAl基合金固体渗硅层的形成及抗高温氧化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10 季颖;二氧化氯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及氧化动力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龙云;闪锌矿氧化动力学及其非线性现象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2 黄海威;锌加压氧化浸出渣中闪锌矿与单质硫的浮选分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魏玺;3D C/SiC复合材料氧化机理分析及氧化动力学模型[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周继良;碳素钢高温抗氧化涂料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于振花;氧化亚铜的制备、表征及其氧化动力学[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王威;湖南郴州芙蓉锡矿田中闪锌矿和绿泥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朱艳丽;微波干燥矿物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宋维宇;冲绳海槽块状硫化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强;强化铅锌矿中伴生银回收的试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贾春云;草分枝杆菌在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的选择性吸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和生 本报记者 杨红;我省发现500吨以上储量独立镉矿床[N];贵州日报;2004年
2 记者 滕艳 王建 特约记者 玄长有;大兴安岭找银矿很有希望[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记者 滕艳 王建 特约记者 玄长有;我国地质学家指出大兴安岭找银矿很有希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李军 唐仲兴;过桥票[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锌知识介绍系列(一)[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川茵;四川汉源新发现“大渡河式”成矿区域[N];中国矿业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平 孟凡君;探囊取矿掌中轻[N];中国矿业报;2007年
8 ;锌的性质与用途[N];期货日报;2007年
9 闻文;贵州煤层发现镉矿物[N];中国矿业报;2002年
10 周志兴;江西:要主攻“扬子型”铅锌矿床[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