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脉冲堆燃料元件包壳破损监测三元法数字化技术研究

袁彬  
【摘要】: 本课题研究一个以缓发中子法监测为主,总法和裂变气体法监测为辅的三元法燃料元件包壳破损数字化监测仪。该监测仪包括BF3探测器支路(缓发中子法)、GM计数管支路(总法)、塑料闪烁体探测支路(裂变气体法)、单片机主机系统。该仪器三个探测支路同时工作,在线实时显示总、缓发中子、裂变气体的所对应的计数率,并实现状态判断和智能报警,是一种集缓发中子法、总法和裂变气体法于一身的三元智能监测仪。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三元法燃料元件包壳破损监测仪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进而分析了分立的三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进而论述了集成的三元法破损监测仪抗误报警和漏报警、统计涨落处理、智能报警的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随后从三元法燃料元件包壳破损监测仪硬件和软件方面详细说明了监测仪研制的过程。 论文分6部分阐述了中国脉冲堆燃料元件包壳破损监测三元法监测仪的研制过程: a.论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b.从理论上论证三元法破损监测仪的原理和方法; c.从硬件设计的角度详细论述了三元法破损监测仪硬件电路设计; d.从软件设计的角度分析了系统各程序模块的设计依据; e.说明监测仪的功能测试过程; f.总结本课题,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和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本课题特色之处在于:三通道脉冲频率的实时显示和对应通道状态实时判断;浮动报警阈值的循环自动产生;阈值状态(固定阈值或浮动阈值)的选择;三级智能报警;时间等相关参数的设置和修改;历史数据、最近报警情况、阈值大小的查询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秋穗正;王俊;;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核电厂[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满仓;沈华韵;王侃;;ENDF/B-VII.0中缓发中子数据提取与分析[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满仓;沈华韵;王侃;;ENDF/B-Ⅶ.0中缓发中子数据提取与分析[A];第三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玉璞;刘浩杰;;压水堆核燃料破损探测系统研制[A];全国第四届核反应堆用核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积运;胡明考;王新兴;江民忠;张胜;;裂变中子测井仪校准技术[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5 张敬波;;THP22-5000反应堆安全壳液压机设计[A];第六届华北(扩大)塑性加工学术年会文集[C];2009年
6 孙超;应诗浩;YoungSuk Kim;;CANDU重水堆Zr-2.5Nb压力管氢致延迟开裂行为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伍钧;核弹头探测技术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袁彬;中国脉冲堆燃料元件包壳破损监测三元法数字化技术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2 张琦;中子测量U-Pu含量新型技术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李淑娜;基于STAR-90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建模与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4 谢文雄;时间关联符合法测量铀部件浓缩度[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5 周静;国产M5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6 王晓冬;14MeV快中子成像的Geant4模拟以及3D图像重建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胡根;有源符合中子法测量贫化轴部件质量的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南方周末记者 黄永明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曹曼;福岛核事故四部曲:危机是怎样一步步升级的[N];南方周末;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