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赵兴兵  
【摘要】:目的:研究小鼠脾虚便秘造模对肠道微生物、酶活及血常规的影响,为脾虚便秘的治疗提供基础;观察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的疗效,探明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酶活性和血常规的影响,及对脾虚便秘肠道细菌和乳酸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其疗效机理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灌胃番泻叶水煎液7d,然后控制饮食,饥饱失常喂养8天;正常组灌胃等量的无菌水7d后再正常喂养8天;共15d,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分析小鼠体重、肠道菌群和酶活性;通过眼球采血,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 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铁皮石斛传统汤剂、铁皮石斛超微全量汤剂、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铁皮石斛超微25%量汤剂和四磨汤口服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无菌水,共治疗7d,然后采集肠道内容物分析肠道菌群及酶活;正常组、模型组、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均通过眼球采血,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 制备小鼠脾虚便秘模型,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7d,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无菌水,采集肠道内容物,提取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经细菌通用引物和乳酸杆菌特异引物PCR扩展后进行其多样性(?)RDRA分析。 结果:脾虚便秘造模后,模型组小鼠体重、体重变化率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或P0.01);肠道细菌总数显著小于正常组(P0.01),大肠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数和真菌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或P0.01);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则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脾虚便秘造模使得小鼠血小板数量及平均体积均显著小于正常组(P0.05),白细胞数量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造模成功的脾虚便秘小鼠经铁皮石斛治疗后,模型组脾虚便秘症状无显著改善,体重变化和体重变化率较正常组低,肠道微生物(细菌总数、大肠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和真菌)、纤维素酶活性、木聚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各治疗组的脾虚便秘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大肠杆菌数除铁皮石斛超微全量汤剂组极显著高于正常组外(P0.01),其余各治疗组均较低至正常组水平(P0.05);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和四磨汤组真菌数均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铁皮石斛超微全量汤剂组的纤维素酶活性及淀粉酶活性、超微50%量汤剂组纤维素酶活性、超微25%量汤剂组和四磨汤组蛋白酶活性均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各治疗组的木聚糖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经铁皮石斛治疗后,血小板数量和比容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增加红细胞数量和比容;降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均降低;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浓度均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超微50%汤剂组红细胞数量和比容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达到正常组水平(P0.05);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传统汤剂组(P0.01或P0.05),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 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模型组和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的OTUs、Shanon指数和Brillouin指数分别相同,且前两组均大于后两组;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与正常组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系数最大,模型组和传统汤剂组较小;当聚类距离≥15且25时,各组小鼠肠道肠道菌群被聚为2类,正常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为1类,其余两组为1类;当聚类距离15时,各组小鼠肠道菌群被聚为4类,每组为一类;经主成分分析,正常组和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治疗组对PC1的贡献率较大,模型组和铁皮石斛传统汤剂治疗组对PC2的贡献率相同。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铁皮石斛传统汤剂组和超微50%量汤剂组的OTUs、Shanon指数和Brillouin指数相同,且均大于模型组;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组与正常组乳酸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3333,其次是模型组为0.1818,传统汤剂组最小,为0.166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受脾虚便秘造模影响,发生改变,铁皮石斛两种汤剂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其进行调控作用。 结论:小鼠脾虚便秘造模影响小鼠的体重,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并影响肠道酶活性;显著影响血小板数量及平均体积、白细胞数量,影响血液系统的功能。 铁皮石斛传统汤剂、超微全量汤剂、超微50%量汤剂和四磨汤对脾虚便秘均有疗效,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调整肠道酶活性,且铁皮石斛超微50%量汤剂、传统汤剂与四磨汤效果相当。经铁皮石斛治疗后,脾虚便秘小鼠的血小板数量及比容、红细胞数量及体积分布宽度、血红蛋白数量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浓度、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有改善,超微50%量汤剂总体疗效优于传统汤剂。 脾虚便秘造模使小鼠肠道细菌和乳酸杆菌的多样性均遭到破坏,经铁皮石斛两种汤剂治疗,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且超微50%量汤剂组小鼠肠道细菌和乳酸杆菌多样性更接近正常组,疗效更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刊编辑部;;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广东永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开拓之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年02期
2 张泉锋,毛碧增;铁皮石斛培养的产业化研究[J];中草药;2004年04期
3 袁正仿,张卫明,丁小余,远凌威;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研究[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2年03期
4 张中建,阎小伟;铁皮石斛制剂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年02期
5 丁小余,徐珞珊,王峥涛,施国新,徐红;铁皮石斛居群差异的研究(Ⅰ)——植物体形态结构的差异[J];中草药;2001年09期
6 付开聪,冯德强,张绍云,王进红,张雪梅,史永锋,唐学明,叶华,张静,字应伟;铁皮石斛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草药;2003年02期
7 魏小勇,张铭;铁皮石斛与绞股蓝原生质体融合的初步研究[J];中草药;2004年07期
8 张治国,刘骅,夏志俊,王君晖;铁皮石斛种子的超低温保存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9 伍芬芳,曾玲;浅谈中药铁皮石斛[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3期
10 ;浙江天台山是铁皮石斛的传统原产地[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年02期
11 ;浙江天台山是铁皮石斛的传统原产地[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年03期
12 ;封面植物介绍——铁皮石斛[J];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10期
13 ;我国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种苗快繁技术有重大突破[J];中成药;2008年07期
14 黄仁琼;曲茎石斛的鉴别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1986年03期
15 叶纪沟;铁皮石斛试管苗的人工栽培研究[J];中国药业;2001年01期
16 本刊编辑部;我国高产栽培名贵药材“铁皮石斛”获得成功[J];中国药业;2004年02期
17 施仁潮;;石斛种类细思量[J];养生月刊;2010年12期
18 郭顺星,徐锦堂;真菌在罗河石斛和铁皮石斛种子萌发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19 刘骅,张治国;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培养基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年11期
20 张铭,黄华荣,廖苏梅,高江云;石斛属RAPD分析及鉴定铁皮石斛的特异性引物设计[J];中国中药杂志;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伟;陈玉满;徐彩菊;孟佳;章荣华;;铁皮石斛抗疲劳作用研究[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吴韵琴;斯金平;;铁皮石斛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斯金平;;铁皮石斛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朱波;斯金平;苑鹤;;铁皮石斛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宏博;张宏宇;朴钟云;;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诸燕;李国栋;何伯伟;俞巧仙;斯金平;;铁皮石斛11种金属元素含量测定[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沙淼磊;斯金平;张爱莲;诸燕;苑鹤;徐思卓;;铁皮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郑宽瑜;邓君浪;赵辉;;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A];云南省“粮食高产创建”省农科院“八百双倍增工程”科技培训暨云南农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高亭亭;黄华宏;斯金平;;光质与种质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金璐英;斯金平;张爱莲;魏涛;莫伊娜;;铁皮石斛中基本氨基酸含量变异规律[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鹏;铁皮石斛抗鼻咽癌的作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泽锦;铁皮石斛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及其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赵兴兵;超微铁皮石斛对脾虚便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滕建北;铁皮石斛与美花石斛茎尖生长机理及其多糖累积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刘伟;石斛类原球茎体增殖及ABA对其耐脱水性的诱导[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程;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与组培工厂化生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许轲;石斛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及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8 华允芬;铁皮石斛多糖成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标;应力与铁皮石斛的生长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和克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李标;声波刺激对铁皮石斛生长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和克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燕萍;铁皮石斛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2 戚辉;广南铁皮石斛质量标准及其相关产品开发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孔德栋;铁皮石斛穴盘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4 肖颖;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及玻璃化防止措施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5 诸燕;铁皮石斛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李霖明;铁皮石斛菌根化育苗及重引入技术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7 辛甜;组培铁皮石斛的品质评价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张霞;兰花内生菌对铁皮石斛抗逆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朱波;铁皮石斛人工杂交技术与优良家系苗期选择[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10 苑鹤;铁皮石斛主要活性成分遗传变异规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盼盼;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中药材——铁皮石斛[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2 周飞 段俊;铁皮石斛种植有了新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0年
3 广宣;‘中科1号铁皮石斛’通过鉴定[N];中国花卉报;2010年
4 记者梁庆华 通讯员卢荫衔;全国铁皮石斛种植浙江占八成多[N];中国食品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蔡忠;饶平新丰 铁皮石斛新兴产业初具规模[N];潮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施晓义 通讯员 倪大龙;铁皮石斛养生文化昨申遗[N];浙江日报;2011年
7 记者 詹树荣;潮州市农业地方标准——《无公害铁皮石斛》通过审定[N];潮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程小旭;广东饶平:铁皮石斛产业将形成规模优势[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曾彩云;新宁铁皮石斛种植攻克技术难关[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10 记者 陈赛;给铁皮石斛贴上湖南标签[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