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干部内科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门诊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服用苯璜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4周,治疗组在服药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检测体内血浆中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含量。
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血压总有疗效率分别为9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效果相当。(2)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3)对照组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对SBP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起效比对照组较快;两组治疗2周、3周、4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SBP有降压作用。(3)对照组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对DBP降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起效比对照组较快;两组治疗2周、3周、4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DBP有降压作用。(4)两组治疗后,Hcy较治疗前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治疗后,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能够更有效的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降压效果。中医护理结合药物的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明显优于仅使用药物的对照组。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患者,能降低患者血脂、血浆中Hcy水平。
|
|
|
|
1 |
王佳涛;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用卡托普利治疗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J];中国中医急症;2001年06期 |
2 |
张栋林;张福平;;芪苓天坤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15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4期 |
3 |
刘大民;;从虚、痰立法论治老年眩晕病33例[J];现代中医药;2008年06期 |
4 |
王锁欣;高血压病从脾论治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5年11期 |
5 |
张鑫;;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型)3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8期 |
6 |
崔善荣;;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36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13期 |
7 |
熊艳文;;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3期 |
8 |
姜奥;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相关性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1期 |
9 |
林振川,王奕珊;痰湿壅盛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通报;2002年03期 |
10 |
赵丽敏;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160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1 |
李勇;浅谈五子衍宗丸治疗男子不育症[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2 |
陈利群;;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味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体重指数、降压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6期 |
13 |
陈曦,程广书,王玉民;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流行病学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15期 |
14 |
李春妍;;养阴化浊汤治疗痰湿壅盛型月经先后不定期[J];光明中医;2009年07期 |
15 |
郑峰,胡世云,郭进建,郭云庚;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析[J];河北中医;2000年09期 |
16 |
张玉金,张文芝;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和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J];河南中医;2001年01期 |
17 |
孔维萍,王昊,罗薇;阎小萍教授运用麻杏四子汤治疗老年咳喘病(痰湿壅盛证)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2002年02期 |
18 |
文秀华;文秀慧;;太冲穴埋线治疗高血压病180例[J];河南中医;2011年07期 |
19 |
叶人,程志清,徐晓峰;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20 |
范群丽;刘福明;;高血压病动态血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