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胎丸对RSA大鼠子宫蜕膜组织AQ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模型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各型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筛选与复发性流产相关的水通道蛋白亚型,阐述其可能的安胎机制,阐明寿胎丸安胎作用与“肾主水”的物质基础,为中药防治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将健康SPF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w后,雌鼠与雄鼠按照2:1的比例合笼过夜,并于次日早晨观察阴道栓脱落合显微镜下阴道涂片见大量精子确定为妊娠第0d,按照妊娠顺序随机分为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地屈孕酮组,模型组以及正常妊娠组。除外正常妊娠组,其他各组孕鼠在妊娠的第1~9d,每天下午予羟基脲片水溶液灌胃(450mg/Kg),在妊娠的第10d早上予米非司酮片水溶液灌胃(4.0mg/kg)。另外在妊娠的第1~9d,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孕鼠每日上午分别予寿胎丸中药药液灌胃(2.0g/Kg,1.0g/Kg,0.5g/Kg);地屈孕酮组孕鼠每日上午予地屈孕酮水溶液灌胃(3.02mg/Kg);模型组和正常妊娠组孕鼠每日上午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各组孕鼠均于末次给药24h后断颈处死,无菌条件下解剖孕鼠取其子宫蜕膜组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孕鼠子宫蜕膜组织水通道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1.各组孕鼠的胚胎发育情况模型组孕鼠的子宫颜色呈现暗红甚至呈黑色,子宫外观似竹节样改变,且胚胎的形态大小不均一,解剖子宫可发现有黑色的瘀血点、明显缩小的胚胎着床点或者是已经机化的胚胎组织。正常妊娠组孕鼠子宫呈现淡红色,未发现竹节样改变,胚胎的形态大小较均一,剖开子宫未发现明显的瘀血点,明显缩小的胚胎着床点或者是已经机化的胚胎组织。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地屈孕酮组孕鼠子宫呈现淡红或暗红色,子宫外观未见明显竹节样改变,胚胎的形态大小均一或不均一,解剖子宫宫腔未见瘀血点或偶可发现瘀血点,未见明显缩小的胚胎着床点或机化的胚胎组织。2.各组孕鼠流产率比较与正常妊娠组孕鼠相比,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及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孕鼠的流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屈孕酮组孕鼠流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寿胎丸高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和地屈孕酮组孕鼠流产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孕鼠子宫蜕膜组织水通道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与正常妊娠组孕鼠相比较,模型组孕鼠蜕膜组织中AQP0呈现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药物干预后,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屈孕酮组较模型组孕鼠蜕膜组织中AQP0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孕鼠相比,模型组孕鼠蜕膜组织中AQP1、AQP2、AQP3、AQP4、AQP5、AQP6、AQP8、AQP9、AQP10、AQP11呈现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屈孕酮组均能使孕鼠蜕膜组织中AQP1、AQP2、AQP3、AQP4、AQP5、AQP6、AQP8、AQP9、AQP10、AQP11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孕鼠相比,模型组孕鼠蜕膜组织中AQP7呈现低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孕鼠相比,模型组孕鼠蜕膜组织中AQP12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及地屈孕酮组未能将孕鼠蜕膜组织中AQP12表达降低。结论本研究表明寿胎丸能够有效降低复发性流产孕鼠的胚胎吸收率,促进胚胎发育,能够下调复发性流产大鼠子宫蜕膜组织中AQP0的表达,同时上调AQP1、AQP2、AQP3、AQP4、AQP5、AQP6、AQP8、AQP9、AQP10、AQP11蛋白表达,对AQP7和AQP12无意义,说明AQP可能是“肾主水”的微观物质基础,寿胎丸可能是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的表达而发挥安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