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冲突的形成机理及调控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该城市群目前正面临着区域冲突及区域协调的挑战,区域发展的种种重大问题和矛盾在“区域冲突”这一主题下交织与渗透。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出现城市内部严重的交通拥挤、边缘区土地低效利用、农田与生态林地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同时,该城市群内部在地方经济发展、产业选择、环境治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协调现象,城市内部各功能分区的区域竞争十分激烈,区域冲突对该区域的整体功能及其安全性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通过区域冲突的理论分析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冲突产生的现实基础分析,表明区域冲突主要包括了区域经济冲突、区域生态冲突、区域社会冲突、区域复合冲突。
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冲突实质是城市群不协调发展的一种表现,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城市群区域系统及区域内部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资源系统的相互协调发展水平,进而探讨区域冲突的形成机理。根据区域冲突在地域特征上的表征和结构上的特点,可以把区域冲突的地域调控模式划分为相邻区域协调模式、非相邻区域协调模式以及多维空间协调模式三种模式。其中多维空间协调模式主要包括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协调模式、通道发展型轴带模式、流域开发型廊道模式以及行政协调整合调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