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学习拖延特点及干预研究
【摘要】: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农村初中生学习拖延特点研究。其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农村初中生学习拖延现状特点及产生拖延的原因,在丰富学习拖延理论的基础上,为后部分的干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该部分以农村初中生作为学习拖延特点的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湖南省沅江内616名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得知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拖延是普遍存在的,并在年级、性别、留守学生与否、学生干部与否、父母对学习重视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男同学的学习拖延普遍比女同学严重,留守学生比非留守学生学习拖延严重,非学生干部学习拖延较学生干部严重,父母对学习越重视,学习拖延程度越弱。学习拖延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即学习拖延越严重,学习成绩排名越靠后。在学习拖延原因的整理中,“要陪朋友做其他事”得分最高,这应该与初中学生自尊较高,不懂如何合理拒绝朋友不恰当、不适宜的邀请。“任务太难、缺乏意志力、缺乏信心、自身比较懒惰”等原因紧随其后,从这得出导致学习拖延的大都是个人自身控制协调原因。
另一部分为干预实证研究。意在通过干预帮助初中生消除学习拖延,解决学习心理问题,进而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依据相关的拖延理论制定了“改变不合理认知、定向时间管理、加强学习调控能力”三方面五个阶段即相互认识,消除隔阂——相信自己——我的时间我做主——打开快乐学习之门——微笑说GOODBYE的干预方案,通过为期四个月的干预,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拖延程度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虽然实验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但从前后测的均值来看,学习拖延程度有明显减轻,而对照组的学习拖延程度有所增强,说明干预对抑制学生的学习拖延有一定作用,只是效果未达到统计学水平。通过进一步的干预与否单因素主效应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与表4-7中反映的结果一致。因此,我们可以说本研究中的干预对减轻实验组的学习拖延程度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