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匹配的彩色车牌定位算法研究
【摘要】:车牌识别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管理领域。该系统主要包括车牌图像采集、车牌图像预处理、车牌定位、车牌字符分割、车牌字符识别等五部分组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车牌定位技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边缘检测技术、彩色车牌定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对当前国内外几种典型的车牌定位方法进行阐述与分析,同时对不同定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2)车牌图像的边缘检测。分析对比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并在研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形态学开闭运算具有良好的边缘抗噪性能这一优点对形态学边缘检测算子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灰度形态学算子在边缘检测精度和抗噪性能上能取得很好的平衡。
3)车牌初定位方法。引入CIELab彩色模型,利用Lab颜色空间中b通道蓝、黄二色分别占据数轴二端的分离特性实现蓝、黄车牌区域提取,并在灰度空间利用车牌区域丰富的纹理特性结合形态学技术实现车牌区域的提取,然后对二种方法得到的目标区域按融合规则实现区域融合,提高了车牌区域初始定位的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融合算法克服单独使用某一特征定位的局限性,提高了准确度。
4)车牌精确定位方法。对候选车牌区域按照基于SURF特征匹配方法进行筛选识别,通过候选区域与车牌汉字库模板之间的匹配度大小来确定最终车牌,并根据最佳匹配点对求出参数变化矩阵,实现待测坐标系向参考坐标系的变换,从而实现了倾斜校正。最后运用水平投影法去除边框及铆钉得到最终的车牌区域。
|
|
|
|
1 |
王涌天;林精敦;陈靖;郭俊伟;刘伟;薛康;;随机树特征匹配算子性能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
2 |
吴晓兵;高学山;庞云亭;李科杰;;指纹特征匹配若干问题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3 |
曾丹;史浩;张琦;;多相似内容图像的特征匹配[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1年10期 |
4 |
江山;顾锋;;消费者-汽车特征匹配预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2年01期 |
5 |
邵振峰;陈敏;;尺度、旋转以及亮度稳健的高分辨率影像直线特征匹配[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3期 |
6 |
马超;赵西安;王青松;;基于均匀特征匹配的无人机影像拼接[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
7 |
刘坤;罗予频;杨士元;;大视角下非平面场景的图像特征匹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8 |
吉淑娇;朱明;胡汉平;邢笑雪;;基于特征匹配的视频稳像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S1期 |
9 |
刘建坡;马健;王素玲;;直观特征匹配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6年11期 |
10 |
施桂国;周军;葛致磊;;一种多地球物理特征匹配自主导航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11 |
赵立荣;朱玮;曹永刚;柳玉晗;孙俊喜;;改进的加速鲁棒特征算法在特征匹配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2期 |
12 |
李蔚,章易程,李金华;零件-设备特征匹配的信息描述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年12期 |
13 |
刘中田;邱宽民;赵瑞珍;;基于谱线特征匹配的恒星光谱自动识别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06期 |
14 |
陈凌峰,杨银才,沈邦兴,代勇,杨练根,夏明安;机器视觉测量系统中的特征匹配方法[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5 |
金涛,陈建良,童水光;三维模型对称平面重建的特征匹配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05期 |
16 |
张罡,晏磊,赵红颖,高征兵;数字近景摄影拼接的多特征匹配自动化校正算法及其应用[J];影像技术;2005年01期 |
17 |
焦波;李燃;;视频序列中基于特征匹配的目标跟踪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9期 |
18 |
姚文庆,肖学静,王积分,张新荣,李涛;指纹特征匹配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天津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
19 |
卞向南;张执南;陈泳;;基于特征匹配的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2年04期 |
20 |
李蔚,章易程,席光表,胡友良;基于零件——设备特征匹配的CAPP系统的研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