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2002-2012年我国大学体育研究动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王莎莎  
【摘要】: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出现了急剧变化,这就引起了高校研究者兴趣,相关研究的成果也随之增多,对于大学体育研究的重点、发展的趋势如何以及如何在今后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文献计量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大学体育研究十种CSSCI来源期刊上3795篇大学体育论文文献计量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来讨论我国大学体育研究的方向、方法、内容和主题等,进而讨论我国大学体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我国大学体育在近十年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什么问题以及今后大学体育的发展道路上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并就进一步繁荣我国大学体育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使得今后高校体育的科研发展能够更加贴合实际,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加协调。 研究表明:自2002年以来,大学体育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呈现出递减的趋势,2003年出现了一个高峰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是刊登大学体育论文的主要期刊,这四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占总数的67.63%。研究作者大多数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体育类院校是大学体育研究的主力军,中年和中高学历者是大学体育研究的骨干力量。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大学体育课程和社区体育建设方面的内容,大学体育高水平运动队也成为大学体育研究的热点。研究者的年龄结构出现老龄化的趋势。单兵作战与小规模合著是大学体育研究的基本模式,作者群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核心作者群比较薄,大学体育论文呈离散分布;大学体育的研究方法以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为主,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研究发现,自2002年以来,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与现今的教育态势发展密不可分,但是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一个分支,并没能发挥该有的功能和作用,没有凸显出大学体育不同于中小学体育的特点,所以,在今后大学体育研究的道路上,精细化、深入化才是重点,加强学科之间的合作和地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加大大学体育研究力度的重要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丁建国;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作用[J];山东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2 丁建国;社会学在体育研究中的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孙芝娟;;正确选用体育统计方法的若干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年02期
4 王弈全;;商榷体育研究中因子分析方法的运用问题[J];浙江体育科学;2007年02期
5 杨薇;吴晓红;丁岩;汪波;;人文主义新视域:身体的培育[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6 黄胜江;;新的一年新 的开始——《体育网刊》2009年第1期导读[J];体育学刊;2009年01期
7 ;信息台[J];中国学校体育;1987年05期
8 任海;;体育哲学在北美的发展简况[J];体育科学;1990年01期
9 ;热烈祝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体育研究会会刊《体育学刊》创刊一周年[J];体育学刊;1996年01期
10 ;热烈祝贺中国高等教育学体育研究会体育与健身专业委员会成立[J];体育学刊;1996年04期
11 ;广东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第三届理事名单[J];体育师友;1996年03期
12 张尚晏;;论新世纪国民体育价值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3 本刊记者;;第六届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换届选举会议成功举办[J];体育教学;2011年02期
14 正木健雄,梁文 ,王艳利;日本青少年的身体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15 司云;;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一九八九年活动安排[J];中国学校体育;1989年03期
16 方延;;沉痛悼念古奇踪同志[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17 司云;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提高学会工作效益——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1999[J];中国学校体育;2000年02期
18 本刊记者;;北京市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会议顺利召开[J];体育教学;2006年05期
19 张尚晏;;论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J];船山学刊;2007年02期
20 王润斌;;体育与同性恋亚文化——评述简·科德威尔的《体育、性与酷儿理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光宏;任春刚;杨彦龙;;多维视角下沈阳市部分健身俱乐部女性休闲体育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潘华;;论德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祝菁;胡霞;;刍论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村体育结构的动态变化[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郝晓岑;;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中社会排斥与社会责任的博弈分析[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秀丽;新农村社区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2 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年
4 徐佶;小康社会珠江三角洲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5 涂传飞;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杨建设;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现状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容;我国“新课改”以来学校体育研究“热点”问题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莎莎;2002-2012年我国大学体育研究动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樊杰;古希腊体育的哲学意蕴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俊;道教养生保健体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蜜;1996年以来我国社会体育研究的文献计量评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景满;“体育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体育思想及其论争[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雪梅;美国中小学体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任远金;徽州地区一个典型村落——瞻淇村的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9 刘雁;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10 彭长锦;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小城市社区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世庆;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N];闽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宋明恢;体育锻炼也要“质量信得过”[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3 记者 偶正涛;中国科大改革女生体育教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4 刘向奎 杜 军;中学体育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设计与实践[N];中国教师报;2004年
5 梁文;让学习轻松是我的使命[N];国际商报;2003年
6 赵平 郭芸泓;爱如大洋[N];科技日报;2003年
7 朱足乐;职业女性月经异常为哪般?[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军风;美军如何造就未来军官——透视美军人才培养(上)[N];解放军报;2002年
9 王凯珍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区体育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N];中国体育报;2003年
10 记者 李雪林;学校体育设施须注重趣味性[N];文汇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