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南敬钊缨毛蛛肽类毒素与虎纹捕鸟蛛非肽类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杨粤军  
【摘要】: 蜘蛛毒素在药理学、神经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蜘蛛毒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蜘蛛毒素中神经毒素是最重要的。 海南敬钊缨毛蛛(Chilobrachys jingzhao)毒素是最近在海南发现的蜘蛛新种,该蜘蛛粗毒中含有多种活性多肽和蛋白质成分。通过离子交换和反相HPLC分离纯化出两种多肽类毒素分别命名为海南敬钊缨毛蛛毒素-Ⅱ(Jingzhao-Ⅱ,JZTX-Ⅱ)和海南敬钊缨毛蛛毒素-Ⅲ(Jingzhao-Ⅲ,JZTX-Ⅲ)。JZTX-Ⅱ和JZTX-Ⅲ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测出,分别由34和36个氨基酸组成,含有6个半胱氨酸,形成3对二硫键。MALDI-TOF质谱测定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26.35Da和3918.46Da。JZTX-Ⅱ对电刺激诱导的小鼠膈神经-膈肌收缩产生抑制作用,浓度为1.0×10~(-6)mol/L时的阻断时间为15分钟左右,对钠通道和延迟调整型钾通道的激活和失活没有影响。通过同源性搜索,它与蜘蛛Hysterocrates gigas中的SNX-482毒素具有63%的同源性,而SNX-482能阻断人的E系钙通道,该毒素对其他K~+、Na~+、Cl~-、Ba~(2+)及其它类型的Ca~(2+)离子通道都没有作用。根据JZTX-Ⅱ与毒素SNX-482高度的同源性,可推测JZTX-Ⅱ很可能也是一种E型钙通道阻断剂。JZTX-Ⅲ对电刺激诱导的小鼠膈神经-膈肌的收缩没有作用,小鼠脑室注射5分钟致死,能阻断表达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母细胞上的hH1(Nav1.5)有阻断作用,半有效浓度为144.5nmol/L。 虎纹捕鸟蛛(Ornithoctonus huwena)是生活在我国南部云南、广西的山区,本实验室在其粗毒中发现了许多神经肽类毒素,但对其中的非肽类组分研究甚少。采用两次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从虎纹捕鸟蛛中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47Da的成分,命名为HWTXs-Ⅰ。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为一类酰胺类物质,该毒素可以阻断蟾蜍离体灌流心脏的跳动,其功能与乙酰胆碱相似但结构相差很大。将该小分子成分与标准的谷氨酰胺、乙酰胆碱红外光 .1.义摘’丝 潜、核磁共振进行对照,三者差别很人。据此我们推断该毒素分子 可能为一种拟胆碱类的新成分。根据核磁共振谱推测其基本结构单 元有两个亚甲基和一个次甲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鹅膏菌肽类毒素的产品开发[J];生命科学研究;2001年01期
2 高莉;敬钊缨毛蛛蛛毒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C-myc蛋白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赵彪,戚正武,承炎,谢梅雯,司马蕙兰;大肠杆菌热稳定性肠毒素的分离纯化和氨基酸顺序测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86年05期
4 叶宗茂;叉麻蝇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麻绳科)[J];动物学研究;1982年S2期
5 曹福祥,张志光,梁宋平;β-鹅膏毒肽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J];菌物系统;2003年01期
6 叶宗茂;四川北部麻绳科三新种[J];昆虫分类学报;1980年04期
7 王玉玲;包海鹰;徐璐;图力古尔;;玫瑰红鹅膏主要肽类毒素的HPLC测定及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活性[J];微生物学报;2011年09期
8 冯炎,叶宗茂;川西地区麻蝇科一新种[J];昆虫分类学报;1987年03期
9 廖永岩,徐安龙,卫剑文,杨文利,钟肖芬,吴文言;中国蛋白、肽类毒素海洋动物名录及其分布[J];中国海洋药物;2001年05期
10 王新;郑天凌;胡忠;苏建强;;海洋微生物毒素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06年07期
11 郭学武;汪国轮;龚建华;肖冬光;;三种鹅膏菌培养条件及所产肽类毒素的比较研究[J];菌物学报;2008年05期
12 蒋书楠,李丽莎;云南天牛科三新种[J];昆虫分类学报;1984年Z1期
13 叶宗茂;细麻蝇属二新种记述(双翅目:麻蝇科)[J];动物分类学报;1980年04期
14 叶宗茂,倪涛,刘增加;麻蝇族一新属二新种记述(双翅目:麻蝇科)[J];动物学研究;1981年03期
15 陈作红,胡劲松,张志光,张平,李东屏;我国28种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J];菌物系统;2003年04期
16 王建华,黄培堂,黄翠芬;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若干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1998年04期
17 韩效琴,赵干,叶宗茂;欧麻蝇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麻蝇科)[J];动物分类学报;1985年01期
18 李荣;四川有瓣蝇类三新种及一新纪录[J];动物分类学报;1980年03期
19 庞雄飞,王野岸;缨翅缨小蜂属新种记述(膜翅目:缨小蜂科)[J];昆虫分类学报;1985年03期
20 李富华,叶宗茂,刘文华;云南麻蝇族两新种记述(双翅目:麻蝇科)[J];动物分类学报;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志光;张晓元;张在海;陈作红;李东屏;;鹅膏菌肽类毒素对植物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蔡丽君;曾雄智;梁宋平;;敬钊缨毛蛛毒素-V对kv4.3通道的作用研究[A];第九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3 刁建波;林瑛;唐建舟;胡喆;刘君梁;胡卫军;梁宋平;;敬钊缨毛蛛(Chilobrachys jingzhao)毒素组学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曾雄智;邓梅春;皮建辉;全妙华;孙正华;王贤纯;梁宋平;;敬钊缨毛蛛毒素-Ⅴ的丙氨酸扫描突变研究与~1H-NMR信号归属[A];第八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曾雄智;邓梅春;皮建辉;全妙华;孙正华;王贤纯;梁宋平;;敬钊缨毛蛛毒素-Ⅴ的丙氨酸扫描突变研究与~1H-NMR信号归属[A];第八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7年
6 罗吉;蔡天夫;曾雄智;梁宋平;;敬钊毒素-V在钠离子通道亚型NaV1.8上的作用位点研究[A];第九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7 戴长亮;宁玲玲;肖玉成;梁宋平;陈湘定;;敬钊缨毛蛛毒素Ⅰ对终板电位的影响[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肖玉成;陈湘定;梁宋平;;近仿捕鸟蛛毒素-Ⅰ生理活性分析[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杨祝良;;中国鹅膏属真菌资源[A];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金军;敬钊缨毛蛛毒素分子多样性和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美迟;四种作用于钠通道的蜘蛛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肖玉成;作用于电压门控钠通道的蜘蛛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曾雄智;几种蜘蛛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粤军;海南敬钊缨毛蛛肽类毒素与虎纹捕鸟蛛非肽类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胡劲松;鹅膏菌主要肽类毒素的检测分析、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范春明;蛋白质的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分析和鉴定[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再冉;虎纹捕鸟蛛毒素-Ⅳ突变体K27A的化学合成与性质以及两种海南敬钊缨毛蛛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魏宝阳;灰花纹鹅膏四种肽类毒素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与毒性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林瑛;蜘蛛多肽毒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以及敬钊缨毛蛛毒素组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辉;黄盖鹅膏肽类毒素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中华;蜘蛛肽类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鹏飞;蜘蛛肽类毒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清萍;1.串联质谱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2.敬钊缨毛蛛毒素-Ⅶ结构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高博;水母缘何频频伤人?[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