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理解
【摘要】:阅读能力在外语能力中被认为是最稳定和最持久的。以传统观点看,阅读是一种被动技能。古德曼(1967)和史密斯(1971)发展了一种阅读心理语言学观点,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强调阅读中的主动认知过程。在现代阅读观中,理解被认为是读者和文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读者这方面强调的是背景知识,而图式理论探讨的就是背景知识在文章理解中的作用。图式理论描述的是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和文章中的信息来理解文章的过程,这在语言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它已用于听力和阅读的重要研究领域。
这篇论文具体将图式理论应用到中学阅读理解的教学实践中。在不断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必须从外在文字信息和作者的内在图式结构两方面获取信息直到从两方面获得的信息结合成一种统一的图式或信息。因此读者越不熟悉文章所体现的图式,他们越要付出努力建构一种准确的意义。
在阅读研究中讨论得最多的两种图式结构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指的有关文章的内容范畴知识,形式图式指的则是有关各类文本的篇章结构知识。史威斯认为当内容和形式熟悉时,文章很容易被理解。但是卡雷尔通过她的实验得出结论,当内容和形式都不熟悉时,不熟悉的内容比不熟悉的形式制造更多的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得更好,图式必须被激活。它包括两种信息处理的基本模式,即“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阅读前活动经常被设计为激活和建立学生的图式,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关键词的介绍与讨论、课堂讨论、提前发问、使用多媒体、预测法和画语义图。贝拉斯福德指出,激活图式和重建图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因为尽管学生可能在特定的话题中激活自身已有的图式,这并不能推断出学生能够使用这已经激活的知识去发展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可运用以下教学办法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把知识建立在已知信息上,增加背景信息,增加真实生活体验和通过广泛阅读增加间接经验。
综上所述,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产}_几的图式知识在阅读理解I一},起着一个
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抓不同的教学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尽
量激活学生己有的图式或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图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