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真空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纠缠
【摘要】:在量子光学领域,对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量子特性的研究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本文研究了两个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真空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纠缠度,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第一章对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的研究历史作了简单回顾。从两个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真空场相互作用系统的哈密顿量出发,通过解Schrodinger方程,得到了系统的态矢、密度矩阵和子系统的约化密度矩阵,建立了本文的工作模型。
第二章介绍了量子熵与量子纠缠的发展史,解释了量子熵与量子纠缠的关系,阐述了量子熵与量子纠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研究了两个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真空场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纠缠。应用量子约化熵研究了两个二能级原子与单模真空场之间的纠缠度;应用量子相对熵研究了双原子之间以及单个二能级原子和单模真空场之间的纠缠度。结果显示:
(1)这三种量子纠缠的时间演化相位相同,并呈现出周期性。
(2)这三种量子纠缠都依赖于原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增强,引起纠缠度减少,纠缠频率加快。
|
|
|
|
1 |
卢川;陈平形;;量子纠缠与经典关联在双光子关联成像中的作用[J];量子光学学报;2009年02期 |
2 |
马小三,王安民,杨晓冬,尤浩;3粒子体系的纠缠演化[J];量子光学学报;2004年S1期 |
3 |
张茜;李福利;李宏荣;;基于双模压缩信道的双模高斯态量子隐形传态[J];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
4 |
丁东;闫凤利;;任意两粒子态的概率隐形传输[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5 |
赵汝俭;李正平;许长谭;;四比特伊辛模型在外磁场中的热纠缠[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6 |
张立辉;黄晖;周本元;;拉曼耦合J-C模型中原子与光场间的量子纠缠[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7 |
周卫东;利用纠缠催化作用辅助恢复纠缠态转化中丢失的量子纠缠[J];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05期 |
8 |
谢一民;方卯发;;自旋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多粒子的量子纠缠[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
9 |
丁东;闫凤利;;利用四粒子纠缠态对未知的两粒子态的概率的隐形传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0 |
黄峰;;量子纠缠和经典热光的关联成像[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6期 |
11 |
常平;曹永哲;郭振平;;一维海森伯反铁磁链的量子纠缠与相变[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2 |
沈洪武;王洪福;计新;张寿;;腔QED中非最大纠缠态概率密集编码方案(英文)[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3 |
都云郎;;多维空间的假设[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0年12期 |
14 |
何带果;董裕力;方建兴;钱丽;胡洁;;纠缠相干态的制备(英文)[J];量子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
15 |
周正威,郭光灿;纠缠催化反应及其限制条件[J];量子光学学报;2000年03期 |
16 |
张晓男,周志刚;量子力学基础实验的新效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7 |
王成志,方卯发;双模压缩真空态与原子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纠缠和退相干[J];物理学报;2002年09期 |
18 |
苑震生,黄瑜平,朱林繁,刘小井,徐克尊;在双模波色-爱因斯坦凝聚中实现纠缠态的控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4年S1期 |
19 |
郭光灿;;量子信息科学——一个令人惊奇的新兴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1期 |
20 |
洪海莲;陈美香;邱怡申;陈曦曜;;利用绝热过程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