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高职)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它能激发和调节其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Bandura,1986:201)。本文的自我效能感指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能力的自信心。
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越主动,学习成绩越好。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自我效能感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可是,至今还没有人关注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本文结合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等,阐明了自我效能感在英语自主学习中激发、调节等作用,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较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有制定目标、口头说服、高职层次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自卑、被动等特点及原因,提出了英语教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导其制定目标、增强自信、合理归因等12条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本文用五章从教与学的角度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高职特点,英语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感。
第一章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者内心活动的重要性,重视自我概念、自我指导对学习的作用,本文的自我效能感属于学生的一种内心活动,而自主学习和自我指导学习有相同的含义。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人的行为主要是由认知过程来调节的,而认知过程包括自主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自我效能感又是自我反省的能力的一部分,它能影响人的动机、行为,成绩,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社会认知理论是本研究最基本的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主动建构上,而不是只依靠老师知识的灌输,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