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研究的一个契入点
【摘要】: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经过了一个历史的变化过程。最初,经济研究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它往往与政治学、伦理学等混同为一;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学开始逐步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和独立出来,在其理论的发展中渐渐抛弃了伦理学。以亚当·斯密为开创者的古典经济学发展到数学化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后,经济学因其失去了伦理学的支撑和形式化特征而愈益远离现实,失去了其解释现实的生命力。于是,适应理论与现实的双重需要的新制度经济学再次把伦理因素纳入到自己的理论视野中。
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成本为研究与分析经济现象的核心范式,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虽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中包含了伦理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对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但多数新制度经济学家并没有对之给予足够的重视,惟有诺斯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诺斯对非正式制度的强调侧重于意识形态方面,对伦理道德因素的论述也不是很详细。事实上,一个国家的传统伦理文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组成部分,对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伦理传统的国家来说,尤为如此。诺斯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概念正说明了这一点。“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它是指人们过去所选择的制度,在其变迁中会产生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会使制度的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不论好的还是坏的),其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使制度沿着既定的路径往下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传统伦理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对市场经济的正式制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主要关注新制度经济学中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伦理道德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探讨伦理道德是如何节省经济生活的交易成本的。这不仅对加强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进经济伦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全文包括导言、上篇和下篇。导言主要阐述了研究该问题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