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德育的思考
【摘要】:生活德育是针对现行德育实效性不高而提出的新的德育模式,它是指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在生活中对个体引导和教育,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养成习惯,并最终到达美而善的生活。
本文通过对道德、生活的简要分析,引出生活德育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再阐述现行德育方法、目标、实践模式等弊端,提出生活德育具有整体性、多样性、真实性、社会性、实践性等优势,这是对现行德育的全面超越,使德育能够回归生活并重新散发生命力和育人魅力。
生活德育有一系列学科知识作为依据。本文具体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分别论述了生活、道德、德育的关系、“教育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两个相反相成的命题、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社会化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等相关理论,以此来论证生活德育的可行性。
在生活德育的实践设计方面本文提出了主体原则、关怀原则、主导原则、层次原则等内容,并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进行生活德育的探索性途径:一是走进丰富的生活世界;二是激发积极的道德需要;三是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四是引导完满的生活追求;五是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