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权威”与“经验”之对话

刘进  
【摘要】: 长期以来,乔叟的梦幻诗处于《坎特伯雷故事》和《特洛伊勒斯与克瑞西达》的光环之下,在批评界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如果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视角来批评乔叟的梦幻诗,它们难免会被看成乔叟两部经典诗作的注脚。本论文以中世纪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权威”和“经验”为切入点,诠释乔叟的梦幻诗与欧洲中世纪梦幻文学传统、宫廷文化、书籍以及诗歌艺术的关系。 除导言和结语外,论文共分四章。导言包括文献综述和对本论文的介绍。 第一章研究乔叟的梦幻诗和梦幻文学传统。梦幻文学传统意味着“权威”性的诸多程式和母题。乔叟熟知梦境理论权威,深谙梦幻诗传统。在写作中他并不以超越程式主义为目的,而是充分利用梦幻诗程式和梦幻框架内在的叙事复杂性与包容性,在诗中探讨当时人们所关心的爱情、声誉、诗歌、命运等话题。 第二章讨论宫廷文化的“权威”对乔叟写作“经验”的影响。乔叟的梦幻诗是法国爱情梦幻诗在英语文学中的延伸和发展,折射了以法国文化和文学为主导的宫廷文化在乔叟生命中的印记,反映了乔叟作为宫廷诗人的职责,也记录了他对于宫廷文化,特别是宫廷爱情的思考。 第三章研究乔叟的梦幻诗与书籍的关联。乔叟在诗中强调书籍的重要性,直言经验的不足。他塑造的叙事者几乎都是热爱阅读却缺乏生活经验的诗人。他还将书籍作为梦幻框架的一环。乔叟的梦幻诗不以摹仿“生活经验”为目的,而仿佛是他阅读成果的再现。书籍是乔叟获取素材的重要源泉。 第四章研究乔叟的梦幻诗与诗歌艺术。乔叟梦幻诗的艺术性来自他对梦幻框架自身修辞性的理解和对诗歌结构的精巧设计,也来自他对中世纪修辞学原则的熟谙和灵活运用。中世纪诗学对于诗歌艺术的探讨往往停留在修辞原则的讲解方面,很少涉及诗歌的本质等,而乔叟在梦幻诗中对文学与真实、写作意图与阐释、诗人的地位与文学的虚构性等有关文学的本质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并强调乔叟梦幻诗的重要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世洪;言与不言:乔叟《托依勒思与克莱西荻》的关联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郭世绪;浅谈译文保存原著时代特色的问题——就汉译《乔叟文集·总引》与译者商榷[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何岳球;《坎特伯雷故事》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刘进;;乔叟的梦幻诗和欧洲中世纪梦幻文学传统[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6期
5 肖明翰;《声誉之宫》——乔叟对诗歌创作的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2期
6 肖明翰;乔叟的探索与《百鸟议会》的艺术成就[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王欣;乔叟语言艺术中的讽刺幽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何冬;黎明的诗人──从《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艺术成就看乔叟的文学史地位[J];天中学刊;1995年S1期
9 肖明翰;《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乔叟对中世纪宫廷爱情文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与《十日谈》——薄迦丘的影响和乔叟的成就[J];国外文学;2002年03期
11 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12 何宇茵;美式幽默一瞥[J];大学英语;2002年09期
13 肖明翰;宫廷爱情诗传统与乔叟的《公爵夫人颂》[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6期
14 张金凤;狂欢和对话:对《坎特伯雷故事集》的重新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5 黄晓燕;文本展示的独特模型——《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叙事框架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6 杨洁;从巴斯妇看乔叟的妇女解放思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7 李洪斌;;评乔叟《坎特伯雷故事》的平民化特征[J];作家;2011年12期
18 刘铁铠;《坎特伯雷故事》:一幅14世纪英国生动的社会风俗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19 吴超平;;由巴斯妇形象的二元对立性解读乔叟的女性解放意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0 孙桂荣;;乔叟的女性观——解读《坎特伯雷故事集》[J];作家;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昌忠;;论弗莱的中世纪传奇文学批评与乔叟的传奇故事特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进;“权威”与“经验”之对话[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丁建宁;超越的可能:作为知识分子的乔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史亚娟;文化的狂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范若恩;麻木的群氓文学流变视野中的《裘力斯·凯撒》群氓场景反思[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晓敏;从《坎特伯雷故事》看乔叟婚姻伦理观的矛盾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虹娅;蹈梦区 烛心境——李白李贺梦幻诗解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炼;从巴斯妇人看乔叟的妇女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彦平;论《坎特伯雷故事》的多样整合性[D];吉林大学;2008年
5 熊灿美;《坎特伯雷故事》中的现实主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冬;《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结构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7 陈小玲;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现代性反思[D];贵州大学;2008年
8 朱帅;《路》中的中世纪梦幻文学传统[D];西北大学;2009年
9 万么项杰;《五卷书》与世界文学[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林;浓缩英国千年历史的西敏寺[N];光明日报;2004年
2 刀尔登;一本屁书[N];南方周末;2004年
3 朱正琳(《成长文摘》主编);名家荐书(3)[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苏福忠;兼容传统[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吴淼;“形散神聚的魔鬼”[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舒行;战胜灾难:走向文明的阶梯[N];中国财经报;2003年
7 ;理性的中世纪[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止庵;事实的魅力 写作的智慧[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潘盛;外国文学中的现代性转型[N];文艺报;2006年
10 ;也谈学术界的“互文性”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