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间斑寇蛛粗毒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杨静  
【摘要】: 间斑寇蛛(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俗称黑寡妇或黑毒蜘蛛,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球蛛科,寇蛛属,是一种中型毒蜘蛛。由于单个蜘蛛产毒量极少,使得毒素来源成为了此种毒素研究的瓶颈。尽管有大量研究已经描述了几个象α-latrotoxin这样的毒性蛋白质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但Latrodectus tredecimguttatus毒液的系统特征分析还很少见。本实验采用解剖分离毒囊和电刺激方式采毒,对产于我国新疆的间斑寇蛛的粗毒的生物学活性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定量研究表明,毒囊粗毒的蛋白质含量为36.99%;电刺激粗毒的蛋白质含量为55.16%。两种粗毒都对小鼠和蜚蠊有较强的毒性,其中毒囊粗毒和电刺激粗毒对小鼠的LD_(50)值分别为0.39mg/kg和0.16mg/kg;毒囊粗毒和电刺激粗毒对蜚蠊的LD_(50)值分别为2.32μg/g和1.87μg/g体重;小鼠经腹腔注射粗毒后,出现无生气、共济失调、排汗、痉挛、食欲减退、呼吸短促、睁眼困难等症状,而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活动正常。蜚蠊经腹腔注射粗毒后,也出现无生气、共济失调、痉挛等症状。通过对粗毒进行酶活性分析,发现两种粗毒都具有透明质酸酶、蛋白水解酶、DNA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乙酰胆碱酯酶等酶活性;其中透明质酸酶、蛋白水解酶、DNA酶活性较高;毒囊粗毒中蛋白水解酶活性高于电刺激粗毒,而其它几种酶活性均低于电刺激粗毒。通过电生理实验发现10μg/mL毒囊粗毒可以在31min内完全抑制电刺激引起的大鼠输精管的收缩反应,洗涤后再刺激,发现收缩有部分恢复;10μg/mL电刺激粗毒达到完全抑制的时间为17min,洗涤后再刺激,可见收缩有部分恢复。6μg/mL毒囊粗毒可在25min内完全阻断小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3.2μg/mL电刺激粗毒可在23min左右完全阻断小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膜片钳电生理实验显示1g/L毒囊粗毒对蜚蠊DUM神经元的快瞬时钾电流、钠电流、高电压激活的钙电流,对棉铃虫快瞬时钾电流和大鼠DRG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TTX-S型钠电流、高电压激活的钙电流均无明显作用,却对菜青虫快瞬时钾电流有明显作用;电刺激粗毒对大鼠DRG细胞低电压和高电压激活的钙通道无明显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宇;聂东宋;吴喆;刘立超;朱政斌;;莽山烙铁头蛇粗毒的生物学活性[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薛毅;用Ca(OH)_2处理细菌脂多糖后的生物学活性变化[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5年02期
3 杨晓峰,马文煜,姜绍谆,逮好英;IL_2-HBVPre-S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6年02期
4 锁孝坤,梁俊;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卢伟伸,张晓茹;糖簇分子和糖树状分子及其生物学活性[J];化学进展;2005年06期
6 田兆菊;郑玉姝;胡敬东;赵宏坤;;牛IL-18成熟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7年03期
7 崔颖杰;郑辉;郭桥;鲁文艳;赵世新;王晓波;朱丽娜;;重组人干扰素α 2b栓剂稳定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7年03期
8 傅颖;梅松;来伟旗;王茵;;新生牛肝提取物生物学活性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7期
9 曹传平;陈晓虹;吴建国;商阿丽;虞慧华;康五朋;郑玲莉;张敬;鞠佃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年10期
10 罗晓蕾;任潇潇;黄浓郁;邱吉;李倩;周西坤;李炯;;小鼠IL-4重组质粒的构建及目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4期
11 宋莉;赵德刚;吴拥军;;鸡α干扰素基因遗传转化烟草研究(英文)[J];云南植物研究;2009年03期
12 肖怀秋;李玉珍;;环状脂肽类化学结构及其生物学活性[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9年01期
13 张学贤;;多肽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J];中国畜牧兽医;1992年04期
14 钱冬萌;王斌;丁守怡;王静;;GST-IL-2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测定[J];生物技术通讯;2006年02期
15 施晓琼;许强芝;刘小宇;韩文菊;刘新利;焦炳华;李越中;;六种粘细菌095B06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初步生物学活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6 陈景耀;张卫明;王习达;吴婷;陆长梅;吴国荣;;白芨多糖硫酸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比较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04期
17 吴琛;姚广印;邹民吉;陈光宇;王旻;王嘉玺;徐东刚;;IGFBP-3高效可溶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初步研究[J];生物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18 陈俊杰;孔祥平;佟明华;李茹冰;杨联萍;游松;;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和生物学活性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06期
19 林丽彬;杨丽娟;;大鼠内皮抑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及活性鉴定[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0 黎晶晶;王旻;;一株链霉菌脂肽类抗生素SMN的分离、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麟;;应用新型生物质谱技术快速定量多肽毒素并解析分子结构[A];第九届中国生物毒素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2 夏天瑶;白春杰;杨琳;张金岩;惠琦;;注射用胸腺肽热稳定性试验的检测[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邱晓彦;张亮;李国辉;邓郁青;郝鹏;朱小辉;黄大无;;癌细胞内Ig基因的表达及Ig样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探讨[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仲燕;刘军华;张建鹏;冯伟华;焦炳华;;东海贻贝抗菌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5 马慧香;徐锦堂;姜振友;张穗梅;赵松滨;陈建苏;;rhTGF-β1及TGF-β1基因转染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付燕;林洋;王蕙;江国托;;嗜酸乳杆菌P_(302)所产类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及菌株耐药性分析[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7 陆长明;邓忠彬;郁建峰;马泓冰;王凤鸣;张学光;;人ICOS/GL5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袁力勇;饶春明;王军志;;重组人纽兰格林体外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张瑜;马凤龙;王卓;郑洁;乔彦良;;牛乳素的研究进展[A];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霍畅媛;刘宝山;何剑斌;;干扰素-Tau的生物活性及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孝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及其拮抗剂蛋白的基因克隆、表达与生物学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菲;天府肉鹅α干扰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戴仪;重组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的制备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秦艺旻;几种阳离子卟啉的生物学活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黄河;Flt3配体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D];吉林大学;2006年
6 梁建光;有机锌源的化学特性及其对奶牛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陈洁;Exendin-4模拟肽结构、活性及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高剑坤;一种新型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制[D];重庆大学;2007年
9 童铁钢;重组马白细胞介素-18的鉴定及其定量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孙红;抗ICAM-1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间斑寇蛛粗毒的生物学活性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红;间斑寇蛛粗毒的采集、生物活性分析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何小珍;1.虎纹捕鸟蛛毒素-Ⅰ天然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2.间斑寇蛛粗毒的生物化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小华;可溶性TGFβⅡ型受体(sTGFβRⅡ)与人γ干扰素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D];浙江大学;2004年
5 周雯;大蒜水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谢红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S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习达;苯酚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及铜绿微囊藻酸性多糖的分离与结构、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虎;人BDNF基因在大肠杆菌与COS-7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王彦彬;固始鸡IL-2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物活性检测[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亚辉;香菇多糖硫酸酯的制备纯化、鉴定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马艳红;重新氧化复性工艺提高rhIL-2收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I型胶原蛋白的开发与应用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3 于丽珊;从细胞因子网络角度认识“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编译 Seven;一个新药30多年的发现历史与无与伦比的未来[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东方证券 曹建明;干扰素(IFN)[N];中国经营报;2000年
6 东东;胰岛素当用则用[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谈春荣;成分输血好处多[N];健康报;2005年
8 于丽萍;人到老年防缺铬[N];大众卫生报;2006年
9 朱国旺;我国rhBMP-2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李菲;EPO“黄金时代”来临[N];医药经济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