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拟南芥MATE家族成员AtDTX18的功能研究

刘芳  
【摘要】: 和其它生物体一样,植物体合成和积累各种次生代谢物。这些物质对于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病虫害等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次生代谢物在植物细胞中过多的积累对于细胞来说是一种毒害。因此,处理和解毒这些有毒化合物就变得十分必要。 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存在一个具多药物和有毒化合物转运功能的MATE基因家族,该家族有56个成员,其中有一些成员已被鉴定具有多药物和有毒化合物转运功能。 本研究以其中一个成员AtDTX18为对象,进行了功能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 1.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AtDTX18的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AGI预测的序列一致。该基因位于第3条染色体上,编码一个具有469aa的蛋白。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MATE家族的共同特征,即具有12个跨膜结构域。 2.把AtDTX18亚克隆到pTrc99A载体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电转化至细菌突变株KAM3,经IPTG诱导表达,在含有100μg/mL小檗碱、0.45~0.75mol/L TMAC1、3mmol/L IAA的培养基上观察到KAM3生长减弱。结果表明AtDTX18蛋白具有向胞内转运小檗碱、TMAC1、IAA或者其类似物的活性。 3.通过PCR的方法从拟南芥基因组中扩增到AtDTX18的启动子序列,构建到双元表达载体pBI101.2上,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拟南芥,然后对转基因植株用GUS底物进行组织化学显色分析。结果表明:AtDTX18在叶片中特异表达,并且表达量受伤害诱导,在伤害处理的叶片中AtDTX18的表达量开始增加。 4.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伤害处理后的野生型叶片中AtDTX18的mRNA量有明显的提高。 5.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发现该基因的表达量受到伤害、MJ和真菌的诱导,推测AtDTX18参与MJ有关的植物抗病信号途径。其生理功能可能是转运该抗病途径中的某种次生代谢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平治;栾升;李东屏;;拟南芥中MATE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6年07期
2 郭新红;王婕;邓克勤;左泽乘;唐冬英;刘选明;;拟南芥DTX31基因表达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佳;黄学勇;关跃峰;孙铭希;朱骏;杨仲南;;拟南芥MtN3/saliva基因家族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陈志远;陈玲;王国栋;邸丽俊;武永军;;拟南芥CRKs家族自抑域序列的预测[J];生物技术;2010年06期
5 季志平;苏印泉;张存莉;;植物次生物的代谢途径[J];生物学通报;2006年03期
6 李晓星;蒋海雄;黄青云;夏令;张红心;张大兵;陈亮;;水稻bHLH基因家族成员表达模式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7 郭源远;尹京苑;;拟南芥、水稻和杨树JMJC家族全基因组分析[J];生物信息学;2010年02期
8 张帆;杨仲南;张森;;拟南芥PHD-finger蛋白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J];云南植物研究;2009年03期
9 张亮生;马成荣;戢茜;王翼飞;;拟南芥和水稻SET结构域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类和表达[J];遗传;2009年02期
10 王文娟;王建武;王海庆;;拟南芥Atkin8a和Atkin8b基因表达特性[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4期
11 贾宁;丁正洁;李冰;;拟南芥AtJ70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亚细胞定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张丞;王冠;易素华;张森;杨仲南;;拟南芥花粉表面蛋白质数据的整合[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3 冀芦沙;贺立龙;王洪霞;郭尚敬;;拟南芥高迁移率族蛋白B族基因At2G34450的表达及功能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14 强承魁;凤舞剑;王胜永;赵虎;苏新林;周保亚;;拟南芥泛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05期
15 贺玉琢;牡丹科植物的愈伤组织与原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差异[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年05期
16 郭景康;陈青云;戢茜;张亮生;王健;;拟南芥、水稻和杨树ACTIN家族全基因组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7 刘翔;左开井;张飞;许洁婷;黎颖;赵凌侠;唐克轩;;MYB类转录因子在植物腺毛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年02期
18 段红英;丁笑生;卢龙斗;;WD-repeat蛋白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19 喻达时;赵琼;邓克勤;郭新红;;拟南芥CK1A基因功能初步研究[J];遗传;2009年10期
20 段瑞君;RNA干涉方法在拟南芥钙调蛋白类基因研究中的应用[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贤;潘怡;巩威;彭晓聿;杨健;;AP2-EREBP、bHLH等8个拟南芥转录调控因子基因家族的大规模克隆和功能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2 夏惠君;Charles BREARLEY;Stephan ELGE;Bernd MUELLER-ROEBER;;拟南芥多磷酸肌醇6-/3-激酶功能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杨仲南;张在宝;黄海;李建粤;周根余;;模式植物拟南芥雄性不育基因的定位[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孙秀梅;张纪秀;张海军;倪余文;张青;陈吉平;关亚风;;镉胁迫对拟南芥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罗松;王世峰;宋长城;赵晖;林海燕;彭安;王永潮;;一种拟南芥膜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6 武维华;陈益芳;张吉萍;李皓东;徐江;王火旭;吴慧兰;;拟南芥耐低钾、耐低磷、抗盐突变体的筛选、遗传分析、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李国良;周薇;李冰;孙大业;周人纲;;拟南芥AtJ2和AtJ3基因功能的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段明瑞;南洁;毛鹏;卢璐;魏春红;苏晓东;李毅;;参与植物抗病反应拟南芥WRKY家族转录因子结构与功能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莉;邢继红;瓮巧云;董金皋;;应用SSH技术获得拟南芥抗灰霉病相关基因[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瑞熙;李洁如;瞿礼嘉;;拟南芥MATE家族基因ADP1通过调节生长素水平调控植物株型建成[A];2011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五玲;人参液泡膜水孔蛋白基因PgTIP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林文慧;拟南芥磷脂酰肌醇信号传导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及多磷酸肌醇-5-磷酸酶的生理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秦治翔;拟南芥1,3,4-三磷酸肌醇5/6-激酶在光形态建成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吴昊;拟南芥PDM1蛋白的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毛同林;两种拟南芥65KDa微管结合蛋白的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莫肖蓉;拟南芥HPA1基因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覃莲菊;高等植物侧生器官形态发育的分子机理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8 刘实忠;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鉴定和分离大丽轮枝菌外泌毒素中的致萎活性因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李虹;拟南芥OSR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及OSR2参与干旱胁迫反应的实验证据[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邢继红;拟南芥抗灰葡萄孢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拟南芥MATE家族成员AtDTX18的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奇辉;拟南芥MATE家族成员AtDTX18表达分析及功能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路玮;拟南芥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家族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苗鸿鹰;大豆、拟南芥持绿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储俊;拟南芥AtSPX3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马丽娅;水淹胁迫下拟南芥NADPH氧化酶AtrbohD的功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亮;拟南芥VKOR蛋白功能研究及必需半胱氨酸的确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朱晴羽;拟南芥根系突变体hpa1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王洪成;拟南芥AT14A蛋白在介导细胞壁—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中的功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10 刘振林;同源序列法克隆甘蓝型油菜核不育基因BnMS1及其功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轩;家族企业的信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丛治辰;家族题材小说、影视流行之谜[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通讯员 陈胜伟 记者 叶辉;我成功克隆到将植物脂肪转化为糖类的基因[N];光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邓琴 通讯员 刘炬 实习生 张颖;霍氏家族成员来韶颁奖[N];韶关日报;2008年
5 ;家族企业最大挑战是家族问题[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缪许荣;准王妃家史:一部《艰难时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走出家族企业永远的痛[N];经理日报;2007年
8 丛晖;对家族企业管理的思考[N];经济参考报;2008年
9 巴言;揭秘王永庆长子的创业神话[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记者 施晓义;德国“富六代”给浙江“富二代”传经[N];浙江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