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
医德是指医疗卫生行业依一定人群和社会利益,对其从业人员在医疗卫生道德实践中形成的,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调节处理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各部门之间、医疗工作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医德的形成需要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但医学生医德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培养和熏陶的过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医德和医德教育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医德教育的特征和内容。
第二章论述了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必要性。文章认为,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是医学学科自身特征的要求;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是解决我国当前医疗行业不正之风的必然要求;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分析了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医学生的医德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医学生对医德的认识不够;二是医学生的医德状况堪忧;三是医学生对医德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四是医德教育课程内容落后于医学生的需求;五是医德教育课程的方式比较陈旧。
第四章探讨了医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其原因有:一是医德教育的主体性丧失;二是医德教育的教学体制凌乱;三是医德教育的教育体制落后;四是医德教育的教育方式简陋。
第五章就如何改进医德教育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文章认为,加强和改进医德教育,需要:第一,巩固医学生作为医德教育的主体地位;第二,理顺医德教育的教学体制;第三,改革医德教育的教育体制:第四,多元化医德教育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