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
【摘要】: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有其产生的深刻的背景。一方面,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历史依据,吸取“左”的错误教训是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另一方面,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产生也有特定的现实背景: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和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是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基本前提;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为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产生提供强大动力;追求教育公平的国际趋势是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内容表现在:1、明确指出了教育公平的本质属性。2、科学解决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关系。3、科学阐述了教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4、指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坚持在发展经济和科技的基础上来推进教育公平;将教育公平法制化;注重教育者的公平问题;形成全民重教的氛围;借鉴国外教育公平的先进经验。邓小平的教育公平思想现实地解决了人们在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理想目标与现实条件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找到了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途径与出路,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的具体实践表现在:对“左”的教育制度进行拔乱反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
邓小平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公平发展道路过程中,正确分析和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以及世界范围内教育、科技发展新趋势、新情况,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公平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教育公平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公平观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新经验的科学概括。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一份极其珍贵的理论资源,是现代中国领导人进行教育决策和教育策划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以及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为我们解决目前人们所热切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可以提供这样一些启示:1、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两个价值目标;12、将教育的公平取向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3、坚持教育的公平与发展并重,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