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
【摘要】:
“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教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师范教育是否发达。湖南的师范教育起步于清末,发达于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与全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与其他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相比,湖南的师范教育是位居前列的。为什么在经济条件并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师范教育却较为发达,并呈现多样化,具有超前性?师范教育对湖南近代教育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如何?师范教育对湖南近代化乃至全国师范教育的作用如何,等等,这些都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对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的探究,不但可以拓宽地方师范教育史乃至全国师范教育史的研究,彰显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当今我国师范教育的具体实施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七章和结语等九个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的意义,梳理与综述了以往研究者对师范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强调说明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之处。
正文分七章。第一章阐述湖南师范教育的缘起。从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背景和清末民初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对兴办师范教育的需求论述湖南师范教育发展的原因,并简要地叙述清末湖南师范教育的肇兴。
第二章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概论。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思想既受到湖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是在全国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的推动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至第六章,先阐述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的发展轨迹,然后从教师管理机制、学生管理机制以及师范课程设置来说明湖南师范教育的运行机制,对湖南师范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量化考察与分析。
第七章对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师范教育进行对比,揭示出湖南师范教育的个性特征。阐述湖南师范教育的发展对湖南教育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特别是促进了湖南教育近代化。
结语部分论述民国时期湖南师范教育对湖南乃至全国当今师范教育实施的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