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关系研究

谢进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财政是政府良性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其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手段,而政府是在党领导下建立和运行的。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与否必然会影响到政府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手段,进而影响到财政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因此,研究党的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对于政府良性运行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建设基本理论,以及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实际,深入系统地剖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政策、财政职能、财政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财政风险、财政监督等之间的关系。 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对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予以了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正文部分共分十章。 第一章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党在执政能力提升过程中的财政变迁。本章系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执政能力提升与财政变迁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在提升执政能力过程中的财政变迁趋势,认为只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使财政变迁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演进。 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的执政理念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着宏观、主导的作用。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职能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的执政方式也是影响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财政职能定位具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执政方式发生变化,财政职能定位也必然发生变化。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预算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在其执政目标上一定有所体现,党有什么样的执政目标,其领导下的政府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预算。财政预算不仅关系着政府的收支情况,与党的执政目标的实现以及执政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欲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必须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因为雄厚的财政实力不仅是党顺利执政的重要物质资源和财力基础,也是国家兴旺发达和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投资之间的关系。财政投资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而党的执政体制又影响着财政投资。本章认为,只有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健全党的执政体制,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财政投资。 第七章主要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补贴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就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执政资源。财政补贴是党的执政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而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以及党的执政资源的丰富。 第八章主要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风险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欲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不断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党的执政环境是优是劣,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财政是否有风险;欲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必须尽可能降低并大力控制财政风险。 第九章主要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与财政监督之间的关系。本章认为,党在执政的过程中其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不但是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有效的财政监督。 第十章主要分析了党在提升执政能力过程中财政变迁的基本经验。本章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财政运行和变迁情况,总结了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了探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结合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促进财政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结语部分主要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和完善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宋玲妹;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改革、完善与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张富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历史溯源与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薛珊珊;;浅论党的理论创新与执政伦理品格[J];改革与开放;2010年22期
4 阎丽红;;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中国特色取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5 王元钊;;论执行力建设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升[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7期
6 王江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S2期
7 王乃圣;王倩;;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熊鉴衡;;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10期
9 王海福;;执政能力从哪里来[J];天津经济;2006年02期
10 康凤云;覃平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提出阶段的研究综述[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1 付红玲;刘尧瑜;;以法冶规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05年12期
12 何新春;龚喜林;姚萍;;中国共产党处理国内复杂问题的实践及启示[J];知识经济;2007年10期
13 王男;;浅析创先争优活动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14 孙利军;执政能力标准探讨[J];税务研究;2005年09期
15 郑林;丁忠甫;;认同与反思:加强党的执政能力[J];经济师;2009年05期
16 王海福;;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天津经济;2003年02期
17 曾泓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宣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解读[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2期
18 刘文莉;;增强传媒运用能力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J];大众商务;2009年18期
19 周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08期
20 叶萍;;以史为鉴,努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春洋;;三代领导人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贡献[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2 陈冬生;;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因素分析[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3 石建国;;全球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考量因素[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4 任国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5 周念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6 史艺军;;城市化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陈冬生;;腐败对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影响[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8 黄生成;;论和谐文化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许叶萍;杨瑞萍;;执政能力内涵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郭道久;;规范党和人大的关系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与公共财政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宋林霖;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袁敬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厉有国;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6 王立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和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霍毅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黄爱华;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绍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义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现代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守宏;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3 杜井冈;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郝勇;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中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科欣;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理性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珊;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发挥的制约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刘明;和谐社会建设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谭小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系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磊;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董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曹建文;执政能力日渐增强 执政水平不断提高[N];光明日报;2006年
2 刘先春;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N];甘肃日报;2006年
3 刘景泉 徐中;党的先进性与执政能力建设[N];天津日报;2005年
4 邵潘锋(作者系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N];温州日报;2006年
5 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辛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N];杭州日报;2007年
6 王长江;发展党内民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N];联合时报;2008年
7 吴海燕 郭连喜;加强公路行业执政能力建设刍议[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张桂珍;提高执政能力的道德视角[N];青岛日报;2006年
9 马庚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N];青岛日报;2006年
10 贵州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N];贵州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