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将取代权力和资本成为重要的经济力量,人类社会也与之相应地进入到一个通过人的能力建设来发展生产力的新阶段,因此人的能力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民应是担当建设任务的主力军。农民本身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将是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然而,由于长期受封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和权力机制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传统农民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缺乏突破陈规观念、改变现状、参与组织、了解和开发自我,以及敢于冒险的能力,这一切将成为新农村建设取得胜利的巨大阻碍,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能力,研究农民的能力建设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国关于人的能力建设问题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在对农民的能力建设研究方面还没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借鉴和运用国内外学者关于能力建设、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研究和其他各领域涉及的能力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从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和要求出发指出新农民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并从社会历史、制度、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新型农民能力建设的因素,对农民个体能力结构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阻碍因素,从社会制度及农民主体等方面对如何提升农民的能力提出了的相应的对策建议。
全文共分四章,从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和要求出发提出了农民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述了潜能、能力及能力建设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要求,并从历史的发展进程对农民的影响,农民个体素质的现状及现实的社会环境、经济、政治体制等方面,阐述分析了阻碍农民能力建设的因素,最后分别从社会制度的建设,社会环境的优化,个人素质的提升等方面系统提出了新型农民能力提升的对策,为农民的能力建设实践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