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胶复合材料和金微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研究
【摘要】:
免疫传感器可用于食品分析、环境监测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电化学免疫传器因成本低、操作简便、适于联机化等优点,备受关注。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已成为该方向的研究前沿。本论文简要综述了免疫传感器研究的新进展,并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在纳米金修饰的聚硫堇电极上(AuNPs/PTH/GCE),依次修饰免疫球蛋白G抗体(anti-hIgG)、免疫球蛋白G (hIgG)、金/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Au/SiO2NP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anti-hIgG,基于检测该夹心式免疫电极对H202的电催化还原电流,制备了hIgG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1-200 ng mL-1,检测限为0.035 ng mL-1。
2.采用甲苯胺蓝媒介体-金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膜制备了一种检测癌胚抗原(CEA)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技术对所制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在最优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线性范围为1-80 ng mL-1,检测限为0.65 ng mL-1。
3.基于金微电极和纳米金制备了一种高灵敏检测甲胎蛋白(AFP)的免标记电化学阻抗型免疫传感器。自组装巯基乙胺于金微电极表面,固定纳米金和AFP抗体,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位点,制得免疫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发现适当减小电极面积可有效提高AFP的检测灵敏度。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传感器可检测亚pg mL-1的AFP。
|
|
|
|
1 |
冉小琪;袁若;柴雅琴;洪成林;刘凯歌;;基于纳米金、铁氰化镍纳米颗粒共修饰的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化学传感器;2010年01期 |
2 |
刘艳;牛卫芬;;纳米金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
3 |
李娜;甘贤雪;王丽;;基于纳米金/甲苯胺蓝/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膜修饰的高灵敏的电流型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4 |
闵丽根;袁若;柴雅琴;陈时洪;许阳;付萍;;基于纳米金与碳纳米管-纳米铂-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固定癌胚抗原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8年14期 |
5 |
石慧;孙秀兰;王洪新;张银志;李在均;;微囊藻毒素-LR阻抗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9年06期 |
6 |
钟菲菲;章建辉;李乐;赖灯妮;彭新凯;胡朝晖;;纳米金修饰的免疫传感器直接测定2,4-D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
7 |
陈昕,周康源,顾宇;用于甲胎蛋白检测的表面波免疫传感器的研制[J];声学技术;2003年04期 |
8 |
傅小红;袁若;柴雅琴;甘贤雪;王丽;程晓丹;;高灵敏电位型风疹疫苗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英文)[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9 |
裴仁军,胡继明,胡毅,曾云鹗;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J];传感器技术;1997年06期 |
10 |
艾民;张文艳;;免疫传感器研究进展[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
11 |
徐海博,王君,胡耀辉,陈昕,周康源;压电免疫传感器原理及分析[J];应用声学;1999年05期 |
12 |
刘艳;傅英姿;牛卫芬;;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固定方法研究进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3 |
青宪;楚霞;;日本血吸虫抗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J];化学传感器;2008年02期 |
14 |
卢凤仙;殷庆儒;邹子亚;;霍乱免疫传感器[J];化学传感器;1998年01期 |
15 |
颜妍;王正武;赵波;;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16 |
裴仁军,胡继明,胡毅,周平,曾云鹗;用于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制[J];分析测试学报;1997年05期 |
17 |
徐肖邢,王升富;纳米金修饰电流型CA19-9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J];分析试验室;2005年12期 |
18 |
李孝君;李兰;马洁;薛颖;吴国华;;电化学免疫法测定猪肉组织中青霉素的研究[J];化学传感器;2009年01期 |
19 |
朱强;袁若;柴雅琴;黎雪莲;王娜;;以纳米金为介质的无标记电流型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20 |
林朝晖;沈国励;;免疫传感器的进展[J];化学传感器;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