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
【摘要】:
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个体对社会压力的感受,而且决定着个体应对策略的选择。
初中生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青春期,必然产生许多社会适应问题。随着人口的社会流动加快,出现了大量流动学生。流动学生可能面临着更复杂的环境适应问题。
针对初中生常见的社会适应问题,本研究运用积极倾听、同理心、社会交流、社会支持等团体辅导技术设计一套团体辅导方案,期望通过对初中生的自我认知、情绪控制、社交技能、认知方式等进行团体辅导,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在长沙市洞井中学选取初三年级两个自然班,分别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接受为期两个半月,共10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在此期间,对照班则只参加学校的普通教学活动。以实验班与对照班在社会适应性上的差异与实验班前后测的差异为依据,检验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同时,本研究对实验班内流动学生与本地学生之间的辅导效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期对初中生团体辅导有所启示。
研究结果表明:
1.经过团体辅导,实验班的整体社会适应性水平高于对照班,在整体社会适应性水平、心理优势感和心理能量两个维度及自主性、动力、能力、社会接纳性四个因子上差异显著。
2.实验班在整体社会适应性水平、心理能量和人际适应两个维度及动力、能力、乐群性、社会接纳性、利他倾向、挑战性、灵活性七个因子上进步显著,而对照班的变化则不显著。
3.本地学生社会适应性上的进步大于流动学生。其中在控制感、自主性、动力、活力、社会接纳性、利他倾向、挑战性、灵活性、乐观倾向上差异显著。
概而言之,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社会适应性,本研究编制的团体辅导方案对提高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对本地学生的辅导效果要优于流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