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量表的初步编制
【摘要】:目的:
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的评价方法;编制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量表,为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评价提供有效工具。
2.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是否能用于预测和解释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
方法:
1.以计划行为理论和康复护理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量表的理论模型、编制专家咨询和护士访谈提纲。通过面对面访谈分别对护理学、社会医学、心理学、卫生统计学领域的10名专家进行2次咨询和对20名骨科护士进行开放式调查,通过上述方法确定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的内容,初步建立量表的条目库,并对其进行条目筛选、修订和完善,形成52个条目的“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初始问卷”。
2.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初始问卷”对长沙市、衡阳市、永州市5所三级医院和5所二级医院236名骨科护士实施测试,运用SPSS13.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结果对量表条目进行修改,形成包括48个条目的“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试用问卷”,并进行信效度分析。
3.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述市区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各7所共600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使用SPSS13.0和AMOS7.0软件包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对“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试用问卷”进行评定。
结果:
1.通过条目库编制和筛选过程,形成52个条目“康复护理行为意向初始问卷”。
2.通过对236名骨科护士进行初始问卷的测试,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取载荷量大于0.4的条目,然后进行信效度检测,表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形成了48个条目的“康复护理行为意向试用问卷”。
3.对528名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试用问卷”测试结果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度效度检验,最后形成4大领域、6个方面和44个条目为结构的的“康复护理行为意向问卷”。问卷同质信度克伦巴赫a系数(cronbach’alpha coefficient)为0.951,1-6因素的克伦巴赫系数分别为0.740、0.930、0.911、0.897、0.935和0.780。问卷总体Guttman分半信度为0.845,6个因素Guttman分半信度分别为0.752、0.823、0.781、0.702、0.810和0.920。63名被试在半个月后采用同一问卷进行复测,总体重测相关系数为0.833,1-6因素的重测相关系数分别0.732、0.828、0.780、0.782、0.830和0.721,说明该量表已达到了很好的信度;探索因子分析提取的6个公因素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605%,大多数指标的共性方差都较理想,绝大多数接近或超过60%,说明6个公因子已经较好地反应各指标包含的大部分信息;从旋转矩阵看,6个因子载荷都明显地集中在少数指标上,这说明旋转对因子载荷起到明显的分离作用,从而使各因子具有较清晰的专业意义;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达到要求,问卷的CMIN/DF值为2.993(小于3),RMSEA为0.072(小于0.08),CFI、NFI等拟合指数均在0.90以上,路径图表明,潜变量与相应的观察变量之间、以及各个潜变量之间均有适当的负荷和相关,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
4.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工作年限的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结论:
1.所编制的“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问卷”,经信效度检测证明皆达到测量学的要求,表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为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
2.计划行为理论能够用于预测和解释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意向预测模型中,有三个预测变量,康复护理态度、康复护理主观规范和康复护理感知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