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ALA-PDT的封包时间对豚鼠银屑病模型生物效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1.通过采用局部不同封包时间的ALA-PDT治疗豚鼠耳背部寻常型银屑病模型,观察并研究其对局部皮损中PpⅨ含量、表皮细胞的增殖、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与生物效应的影响。2.选择最佳ALA-PDT治疗参数,优化其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性意见。
方法:采用局部涂抹心得安的方法建立豚鼠耳寻常型银屑病模型;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ALA经不同的封包时间(1h、3h、15h)后皮损组织中PpⅨ的含量;采用波长为635nm半导体激光(输出功率30mW,垂直照射5 min,能量密度为12J/cm2)对各封包组进行PDT治疗;各组分别在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d、14d、21d、28d进行肉眼观察皮损的愈合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法染色观察表皮细胞增殖(PCNA)及CD4+和CD8+T细胞浸润。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及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显示:在15h内,局部皮损中PpⅨ含量随着封包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在封包后1h-3h产生的速率最快,封包3h时可达到15h的63%;而3h-15h虽然PpⅨ含量逐渐升高,但速率最慢。2.肉眼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各ALA封包组经PDT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疗效,其组织病理学评分统计学显示有显著差异。其中,ALA封包15h组皮损的组织病理学改善最快,痊愈所需时间最短,其次是ALA封包3h组,再次是ALA封包1h组。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ALA封包组表皮中的PCNA、CD4+及CD8+表达率在治疗前后统计学均有显著差异。其中,ALA封包15h组PCNA、CD4+及CD8+表达率降低最快,其次是ALA封包3h组,再次是ALA封包1h组。4.ALA封包15h组痊愈后有30%的动物局部皮损处出现色素沉着,而其他组动物则无上述表现。
结论:1.局部ALA-PDT治疗豚鼠耳背部寻常型银屑病模型有显著的疗效,且局部皮损的所需的痊愈时间与ALA封包时间的长短成负相关。2.ALA封包时间的长短与局部皮损中PpⅨ含量成正相关,且ALA封包后1h-3h生成PpⅨ的速率最快。3.局部ALA-PDT可抑制表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减少CD4+、CD8+T细胞的浸润,其作用程度与局部PpIX的含量成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