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 ETS与国内碳交易价格波动特征研究
【摘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国际社会和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碳排放权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确认为可以灵活交易的金融资产,把企业产生的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使得碳交易成为行之有效的减排手段,同时也是对科斯产权定理一次成功的运用。欧盟委员会于2005年建立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是全球最大也是最为成熟的碳交易体系,该体系致力于帮助其成员国履行在《京都议定书》所做出的减排承诺。我国也已于2011年相继启动了7个碳交易试点建设。本文以EU ETS中的Bluenext交易所、欧洲气候交易所三个阶段的碳配额现货价格以及国内湖北、深圳、上海和北京四个试点的碳配额现货价格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和比较EU ETS与国内碳交易价格波动特征。利用聚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欧盟和国内试点的碳价格分解重构为高频、低频和趋势分量三个频率层次,从不同的频率层次探究碳价格波动特点。利用小波分析工具对碳价格波动的奇异点进行检测,寻找到影响价格异常波动的外部冲击事件,并对该事件的影响效果进行进一步检验,从时频域结合的角度分析碳价格波动情况。研究表明:(1)运用聚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将碳价格分解重构后分析得知,高频分量反映时间序列振幅较小部分,低频分量反映时间序列振幅较大的部分,所以,外部性事件的冲击总是与时间序列低频分量相对应;(2)小波分析工具可以精确地发现碳价格收益率波动奇异点,并成功检测到外部冲击事件发生的具体位置及对应时间;(3)我国试点的碳交易价格主要由履约机制驱动,其碳市场机制与欧盟碳交易体系相比较,具有明显不成熟特点,碳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