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建构与呈现:安徽媒介形象研究
【摘要】:我国当前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地区政府在谋求地区进一步发展中将地区形象放在了重要位置,地区形象作为当地呈现给域外公众的第一印象,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良好的地区形象更能改善地区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地区进一步发展。论文对2000年-2016年《人民日报》涉皖报道进行抽样分析,总结出涉皖报道所使用的常用框架与所呈现的安徽形象。此外,通过纵向对比,总结出了《人民日报》涉皖报道中议题的变迁与媒介形象的变化。通过《人民日报》涉皖报道的样本进行类目建构分析,论文总结出《人民日报》涉皖报道特点:关注度不低但深度挖掘少、报道角度集中、地区分布不平衡以及缺乏新的报道方式。涉皖报道中《人民日报》常用的新闻框架有:“政治后果”框架、“经济后果”框架、“宣扬”框架以及“责任归因”框架。此外,《人民日报》涉皖报道议题的选择阶段特征显著,由聚焦“三农”到关注民生再到突出经济,使得安徽的形象也发生变化,但总体来说安徽的整体形象依旧模糊,中部求发展的形象依旧契合、政策扶持发展形象值得期待、外观形象与群体形象更新不及时。比较分析发现安徽媒介形象与安徽政府的形象期待,二者之间落差较大,因此文章给出相关建议:精准定位、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内外联动增加媒体中的曝光度;增强借助“他”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