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广东报刊词研究
【摘要】:1833年,报刊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传入中国。广东因地处沿海,与外交流频繁且出版政策相对宽松,报刊出版行业较为发达。晚清时期广东出版了百余种报刊,在目前可见的半数报刊中,载词刊物占19种。报刊编选者或者出于艺术性原则、或者出于写实原则考量,总共选入报刊词142首。受刊载形式影响,报刊词作者的来源及身份等因素与传统文本不同。这些创作者以报刊同人及接受稿酬的专职作者为主,前者使得报刊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唱和阵地,而专职作者的出现则带来了匿名发表作品的现象。虽然报刊词分属不同刊物,作者身份差异也比较大,但其书写基本上以士人心态、女性恋情、怀古咏史、杂感闲情等题材为主,显示出了动荡变革时代下词人们共同的社会情感与认知。不过,在传统观念与新思想的冲突与交融共存的背景下,词人们共同的观照、书写又存在差异。晚清广东报刊词沿袭了粤词的雅健词风,同样具有意象壮美、选材真实、气象旷远等特色。晚清广东居潮流之先的独特历史地理形势也使得报刊词人以较为开放的心态接受并使用新语词与意象,形成了旧中有新的用典特色。此外,受报刊新文体影响,广东报刊词用语直接,尝试性地使用了呼吁、号召等口吻写作,表达颇具感染力。报刊词的大胆创新固然为词之发展注入活力,但必须承认在摸索过程中,词体本身情感哀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等特质也随之减损了。晚清民国是广东词学理论的总结期。报刊词学理论体量虽小,但问世较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开拓意义。其中《词曲考》与六篇《浮碧词》序跋集中梳理了词史流变、词律发展两个方面,而《词曲考》还专门针对词体的辨别进行论述,逻辑严密,较传统词论略有改良。晚清广东报刊词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词作的发表途径,还带来了词体特征、词作风格、表现内容及作者性质等多方面的变化,可以说晚清广东报刊词是古典词学近代化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