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
【摘要】:
本文尝试运用比较诗学、文化互释的方法,借鉴上世纪20年代特别是80
年代以来的中外研究成果,着力从整体上探讨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及其与中国传
统文化、西方诗学、文学创作实践的关系,力图逼近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及其建
构的真相,发掘对象蕴含的理论价值,为郭沫若早期诗学的研究和当代文学理论
之思提供一些启示。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根据郭沫若早期诗学建
构的实际,提出了“现代心灵诗学”的新看法,在此基础上抓住情感这一核心对
郭沫若早期具代表性的诗学话语及其内在关系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同时又对郭沫
若早期诗学中一些遭到忽视或引起歧见的复杂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辩析分疏。第
二部分(第二、三、四章)为论文的主体。这一部分运用比较诗学、中西文化互
释的方法集中讨论了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文艺思潮及他本人的
创作实践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是上述诸因素在时代需要的
制约下遇合激荡、消解化合的结果,因而具有区别于西方和中国传统类似诗学观
念的独特形貌。第三部分(第五章)在前述两个部分的基础上,将对象置放于中
国近现代诗学发展过程中探讨其理论贡献及对当代诗学话语建设的启示,同时客
观指陈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