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

鲁开垠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新生力量。产业集群在成长过程中自有成败兴衰,而决定其成长的内在机制是自身的核心能力。基于这种认识,选择产业集群核心能力作为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本论文以产业集群核心能力为主线,以产业集群成长理论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为基础,对产业集群核心能力展开层层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论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是研究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基础内容。论文描绘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产业集群地图,综合解释了产业集群成长的分析理论,梳理了国际上有关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各种战略理论观点,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由分析企业向分析产业集群转换的可拓展性依据。 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五章)是研究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理论界在此方面的有限研究,首先,论文首次应用核心能力理论,解析了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理论内涵,认为学习能力、知识积累、创新能力、组织惯例、社会资本等的有机整合构成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建立了以知识要素层、制度要素层、资源要素层、市场绩效层为主体的层层递进、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理论分析框架。其次,研究中发现产业集群核心能力不是来自地理环境等外部要素,论文认为整合性知识成为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源泉,在知识整合机制的作用下,产业集群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构成了产业集群核心能力源泉的核心。 第三部分(第六章至第八章)是研究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拓展内容。该部分是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在社会资本、集群演化和集群能力识别与评价方面的一个拓展性分析和研究。论文从根植性、绩效、结构、途径等方面分析了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及其核心能力的影响,从演化经济学的全新视角解析了产业集群及其核心能力的生命周期、演化过程、路径和机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识别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有关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对于集群核心能力的培育、巩固、更新以及诊断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一梅;甘肃省产业集群的构建策略[J];发展;2004年05期
2 齐力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透视[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05期
3 赵江明,刘金红;企业家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创业、创新与社会资本[J];乡镇经济;2004年06期
4 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6期
5 刘奇中;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J];价格与市场;2004年06期
6 戴双兴;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04年03期
7 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7期
8 程丽霞,杨洁;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J];长白学刊;2004年04期
9 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J];经济纵横;2004年08期
10 朱海就;从“能力”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11 刘轩;北京:产业集群需全面升级[J];投资北京;2004年08期
12 喻卫斌;产业集群持续发展机理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3 谢圣赞;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J];天府新论;2004年05期
14 朱方伟,王莉莹,王国红;基于成长特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风险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4期
15 刘彪文;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J];当代财经;2004年10期
16 曹洪军,王乙伊;国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7 陈雪梅,陈鹏宇;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8 佘明龙,任选锋;中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03期
19 杨建;加快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0 李琳,袁灵;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流动与创新机制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家;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芬;;船舶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启示[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朱海燕;;产业集群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嵌入机制:类型、嵌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3 龙丽梅;;宝鸡产业集群发展下的中小企业成长[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景元;马建兵;;浅析节约型产业集群的构建[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张树巍;;培育产业集群创建经济强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6 刘鹏;;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7 唐长春;;浅析开发区发展产业集群的策略[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张金海;刘雯;;浅谈廊坊市产业集群科学发展的对策[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9 李少武;;论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发展[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10 马力;;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娥;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士忠;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群[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均旭;产业集群人才吸引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郑宏星;基于制度的产业集群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董湧;基于复杂性的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康波;广西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曹旭鑫;长沙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闵鹏;基于动力机制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雁琳;基于产业集群的学习型区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5 彭晖;产业集群视角下四川省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余泽海;安徽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7 张燕;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麻昌港;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郑朝明;基于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0 于蓬蓬;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江辉 王泽平;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N];安徽日报;2005年
2 金兑;要大力促进和发展产业集群[N];安庆日报;2005年
3 阎星 王吉泉(作者阎星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王吉泉系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成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路和主要方式[N];成都日报;2004年
4 穆延奎;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县域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明慧;产业集群不是简单归大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钟欣;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N];中国改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集群符合工业化的内在规律[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8 张彦明 卞溪;产业集群造就了航母[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9 钱志新;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N];证券日报;2003年
10 仲 钦;产业集群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N];中国质量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