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Yb~(3+)配合物体系的近红外发光研究
【摘要】:稀土配合物近红外发光在医学诊断学、荧光免疫分析和激光、光纤通信材料方面已成功应用,优越性非常明显,同时配合物近红外发光光谱为Er~(3+)、Nd~(3+)和Yb~(3+)离子的特征光谱,具有线宽窄、背景小、强度高等特点,为这三种元素的单独和同时检出的可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在溶液中金属指示剂钙黄绿素(Calcein)以及第二配体磷酸三丁酯(TBP),邻啡罗啉(Phen),三辛基氧化膦(TOPO)对稀土Yb~(3+)离子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在1.0×10~3mol/l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甲醇溶液,pH=8.9左右和室温条件下,Calcein与Yb~(3+)可形成摩尔比为2:1的配合物。配合物的形成可高效敏化Yb~(3+)离子的近红外发光,同时使配体钙黄绿素的自身荧光显著猝灭。在一定条件下,配合物体系中Yb~(3+)离子的发光强度与其离子浓度成正比。第二配体TBP,Phen,TOPO的加入,可进一步提高Yb~(3+)-钙黄绿素体系的近红外发光效率,但同时也会猝灭Yb~(3+)-钙黄绿素体系的可见区荧光。稀土Er~(3+)离子在低浓度时对Yb~(3+)-钙黄绿素体系的近红外发光也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它的加入同样会猝灭钙黄绿素及其配合物的荧光。
论文的另一部分,在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化学计量学——P矩阵部分校正法来测定聚丙烯酰胺中单体的含量。测量了在常温下,波长λ=190~300nm范围内AM与PAM的吸收光谱。建立了吸收光谱与二组分浓度的P矩阵校正模型,使用此方法在AM含量为0mol/l~1.0×10~3mol/l时可以消除光谱重叠的影响,提高测量的灵敏度。方法简便快捷,选择性好,用于实际分析中,可达到较好的校正效果。
|
|
|
|
1 |
邓朝霞,梁卓文,孟建新;钙黄绿素对Yb(Ⅲ)近红外发光的敏化作用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01期 |
2 |
刘关喜;孟建新;;Na_2SrSiO_4:Ce~(3+),Tb~(3+),Yb~(3+)的制备及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性质[J];光谱实验室;2011年05期 |
3 |
王婷;林静芸;汪文青;吴轩民;曹丽伟;孟建新;;Bi~(3+)掺杂对Y_2WO_6:Nd~(3+)/Yb~(3+)的近红外发光的敏化[J];中国稀土学报;2017年03期 |
4 |
陈清清;;Yb~(3+)/Bi~(3+)共掺CaWO_4的制备及近红外发光[J];化工管理;2015年15期 |
5 |
杨晓冬;陈晓波;陈栾;周固;冯倩;王水锋;刘洁;李崧;刘金英;周禹声;王亚非;程欢利;;Tb~(3+)-Yb~(3+)离子对的近红外量子剪裁研究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2014年04期 |
6 |
牛静霞;高建宇;;掺Yb~(3+)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实验分析[J];电子制作;2013年23期 |
7 |
李瑞萍,倪春林,陈百玲,翁丽惠;Yb~(3+)与甘氨酰甘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J];稀土;2001年03期 |
8 |
周宏源;司志宁;梁元濂;;YB系列升级版泥浆泵[J];地质装备;2015年01期 |
9 |
方达伟;李晨霞;徐时清;庄松林;;新型Yb~(2+)掺杂微晶玻璃光谱特性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0 |
赵振宇;段开椋;王建明;赵卫;王屹山;;掺Yb~(3+)光纤放大器的自发辐射噪声分析[J];激光技术;2009年06期 |
11 |
许党朋;李明中;隋展;林宏奂;王建军;张锐;卢振华;车雅良;黄小东;;双端抽运的掺Yb~(3+)双包层光纤激光器中合作发光效应[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8年02期 |
12 |
李军国;YB型叶片泵修复工艺[J];中国设备工程;2005年04期 |
13 |
杨玲珍,董淑福,郑瑶雷,王屹山,陈国夫;掺Yb~(3+)双包层光纤中的绿光荧光分析[J];光子学报;2003年08期 |
14 |
吴腾宴;钟洪彬;彭红霞;胡继林;;Yb~(3+)浓度对掺铥碲酸盐玻璃的热稳定性及光谱性能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7年07期 |
15 |
魏守进;;YB地区非常规页岩气藏测试评价技术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3期 |
16 |
耿鹏程;侯蓝田;韩伟涛;庞辉;夏长明;;大模面积掺Yb~(3+)七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J];光学学报;2010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