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家注”研究
【摘要】: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世称《史记》“三家注”。“三家注”是汉唐时代“史记学”的集大成之作,三家在注释宗旨、训释方法及体例安排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且注解又往往前后关联;但三家成书时间不同,在注释的侧重点及完善程度上又有所差别,因而,三家注释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旨在通过对三家注释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以期对“三家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为汉唐的训诂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并为《史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依据。
文章首先通过对三家注释进行综合考察,归纳出三家的训诂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三家注释进行比较研究,剖析了三家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继承和发展;最后,对三家注释之共同点与各自特点、成就及不足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三家注”作为一个前后相承的统一的训诂整体,训释内容完备,训诂方法多样,它们继承并发展了裴松之“融历史为训诂”的新例,开创了史籍训诂的新传统,反映出传统训诂研究在魏晋隋唐时期的成就与发展。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