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与中外文化交流
【摘要】:青花瓷是元明清时期我国对外输出的重要陶瓷产品,其外销数量之大、行销地区之广,也是其他瓷品不能比拟的。而对这一古代中国与波斯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产物,在以往学界研究中未被深刻认识。本文以中国白瓷胎与钴蓝彩绘的文化因素为主线,系统探讨青花瓷的成因及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意义。论文在回顾古代中国与波斯文化交流的内容基础上,分析了青花瓷的市场文化因素,探讨了明朝与波斯的青花贸易状況,指出了青料的来源,进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青花瓷在对外交流中与波斯、欧洲工艺的相互影响。论文通过系统探讨,旨在阐明:元明青花瓷,特别是明青花瓷,是波斯地区低温钴蓝彩绘技术与中国南方优质白瓷胎制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瓷品曾大量输往亚、非、欧各地,成为元明清时期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伊斯兰地区的制瓷业因此获得了许多青花瓷制造的宝贵经验和技术,而青花瓷外销欧洲,也促使意大利佛罗伦萨、荷兰德尔夫特等地区大量生产出仿青花软质瓷和蓝彩瓷砖(Delftware Tiles),并刺激德国迈斯森(Meissen)陶瓷厂于公元1710年成功研制出欧洲第一件硬质白瓷。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