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审计风险理论的审计报告行为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张艳  
【摘要】: 审计报告行为本质上是一种风险决策行为,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对各种风险因素权衡的结果,即各种制度安排及运行机制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 本文以我国2001年以后的证券市场为研究背景,实证检验了审计师所处的风险环境中的两大机制——法律责任机制与声誉机制的实际运行状况,并以审计风险理论为基础将影响审计报告行为的具体风险因素划分为审计程序性风险因素和独立性风险因素,通过这种结构性的划分以及对非标准审计报告进行内容分析的结果,对具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整合,构建了适合我国制度背景的审计意见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风险因素对审计报告行为的影响差异,揭示出当前我国审计报告行为中普遍的、呈规律性的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行为动机及制度原因。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我国审计师缺乏实质性民事诉讼风险的同时,审计职业主要监管机构——证监会在监管中存在明显的行政失当以及“软约束”,审计师面临的实际法律责任风险不足。我国审计市场声誉机制虽已具备一定的功能,但声誉效应的时间持续性很短,保持审计市场适当的竞争则有利于促进声誉机制的运行效率。法律责任机制及市场声誉机制运行的低效率表明我国审计师面临的实际风险约束较低;2、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对审计报告行为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客户经营风险是主要影响因素,财务报告错报风险因素的影响较弱,同时,审计师在报告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风险倾向,这种倾向在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意见时更为明显;3、审计师判断审计意见类型时的决策绩效较低,对重要性判断的一致性不高,体现为在判断事项及重要性水平两方面都缺乏普遍共识。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推测我国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并不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主要依据客户的经营风险,这一特征往往可以从公开可得的财务指标等信息获得,审计报告所提供的“私有信息”非常有限,并且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判断一致性较低,也妨碍了公众依据审计意见对公司报告价值作出准确的评价,从而降低了审计报告的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钰凯;胡本源;岳俊侠;;新审计报告准则影响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敏感性吗?[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年07期
2 朱锦余;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新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06期
3 任咏恒;特殊目的的审计报告[J];财会月刊;1997年06期
4 钟振华;;美国绩效审计报告框架[J];中国内部审计;2007年07期
5 胡南薇;陈汉文;;客户重要性、审计风险与审计报告决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6 唐建华;张革;;增加报告信息含量 提升报告沟通价值——国际审计报告改革述评[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04期
7 芮怀涟;王诗仪;Len Jui;Jessie Wong;KPMG Huazhen;;备战新审计报告[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06期
8 柳木华;蔡丽;刘耀;余宇;;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最新发展述评——基于期望差、信息差和沟通差的分析框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张艳;;基于风险视角的审计报告决策机制模型分析[J];财会通讯;2011年15期
10 王晓宁;编写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西审计;2002年01期
11 朱锦余;;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变迁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2 罗春华;余淑兰;占瑭;;审计报告修订内容变化、挑战及应对[J];财务与会计;2017年06期
13 谈礼彦;;审计报告时滞影响因素之文献综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年10期
14 裴旺;王布衣;;国际审计报告的最新变化及启示[J];财会月刊;2005年16期
15 李冬耘;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三项标准[J];审计研究;1999年01期
16 贺波;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审计——第四讲 如何编制涉外审计报告(二)[J];当代审计;1995年06期
17 孟雯婷;;审计报告改革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06期
18 ;PWC:英国投资者希望从审计报告中找到更有意义的信息[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年06期
19 裴旺,王布衣;国际审计报告的最新变化及启示[J];商业会计;2005年13期
20 徐彩萍;编制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控制[J];审计月刊;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志华;王致用;;试论强调事项段审计报告类型[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宿迁市审计局课题组;王冬梅;李中平;;浅议绩效审计报告的撰写[A];江苏省审计机关第四届青年审计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杨明增;张家从;;审计模式、客户经营风险与审计报告时滞效应研究——基于2003-2011年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尚虎平;;勒紧笼头与放松缰绳之难——从2005-2007年国家审计报告探析我国政府预算绩效不彰问题及其出路[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湛江;;论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化措施[A];2013年海峡两岸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国电科环年报获国际MERCURY奖[A];《电站信息》2013年第03期[C];2013年
7 刘成立;;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市场竞争[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中国经济金融[A];2014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C];2014年
9 董南雁;张俊瑞;;公司治理影响下的审计师任期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A];首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方军雄;;公司治理、审计师特征与审计意见——基于高风险公司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11 苗连琦;陆伟达;刘雷;;行业专长对短审计师任期和低盈余质量之间关系影响之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2 ;连锁董事、审计师选择与审计质量[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3 叶陈刚;洪丹;;审计师质量、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4 崔婧;余德慧;;机构持股与审计师选择[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5 张龙天;;审计师意见、盈余管理与审计师变更研究——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6 张建梅;;审计师强制轮换的经济效果分析[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2015年
17 王玉涛;;审计师行为选择与其独立性偏好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8 王兵;刘峰;方长春;;吃人的嘴软吗? 基于审计师餐旅费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9 崔婧;余德慧;;机构持股与审计师选择[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0 王春飞;;道德困境与审计意见购买[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艳;基于审计风险理论的审计报告行为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D];暨南大学;2007年
2 李奉林;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3 鲜文铎;审计师行业专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王扬;我国审计师运营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常京萍;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审计师变更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陈莲英;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审计师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李弢;审计师解聘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苏菲;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侯菲;基于家乡导向的签字审计师个体特征与审计质量[D];厦门大学;2019年
10 陈靖;审计师选择的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假说[D];厦门大学;2007年
11 酒莉莉;审计师—客户选择:匹配度与审计效率[D];重庆大学;2019年
12 詹德超;审计师偏好、审计咨询关系与审计谈判判断[D];南开大学;2012年
13 肖小凤;审计师声誉的形成机制与经验检验[D];湖南大学;2013年
14 贾莹丹;审计师聘用议案、中小股东异议与审计师反应[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15 许钊;审计师声誉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6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内在机理及其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7 张存彦;审计契约的自我履行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18 叶丰滢;审计市场结构、审计师行业专门化行为与审计价格竞争[D];厦门大学;2007年
19 马莉;论审计师行业专长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0 陈晓媛;政府监管与审计质量改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云;天气效应对审计报告激进度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20年
2 闵鹏程;新审计报告准则、审计师个人特征与审计质量[D];云南财经大学;2020年
3 曹菁;新旧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比较及启示[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籽佳;审计报告改革对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20年
5 赵若邻;审计报告准则修订、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D];浙江工商大学;2018年
6 程杨柳;客户内部监督水平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7 姚垚;审计报告的改进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20年
8 董钰凯;新审计报告准则影响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敏感性吗?[D];新疆财经大学;2019年
9 石怀玉;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
10 赵微微;自愿与强制ICFR审计报告的可靠性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11 韩镇远;超长审计报告出具动因及其决策有用性分析[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
12 王月;审计报告时滞与审计质量关系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年
13 张倩;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背景下关键审计事项及其对股价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14 韩斯佳;上市公司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相关性因素实证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15 陈彬波;不实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的过错认定[D];温州大学;2019年
16 李雪莹;《连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表以及审计报告》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17 潘颖;晨鸣纸业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18 李瑾;盈余管理对审计报告类型影响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19 史丙元;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存在问题与完善建议[D];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
20 汪怡杉;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田丰;IAASB审计报告准则改革完成 新标准发布[N];财会信报;2015年
2 ;AQF建议审计报告应包含更多细节[N];财会信报;2007年
3 ;APB发布审计报告“瘦身”计划[N];财会信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肖祯;2018,A股迎来新审计报告时代[N];中国会计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韩福恒;建立审计二维码制度 从源头治理虚假审计报告[N];中国会计报;2022年
6 ;将指名道姓的审计进行到底[N];经济观察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张维;水滴筹首次公开审计报告回应争议击破谣传[N];法治日报;2021年
8 徐艳丽;审计报告没有必要提交人代会[N];人民代表报;2006年
9 通讯员 李双建 周丹;2021年度全市审计报告公布[N];益阳日报;2022年
10 蔡长春 刘志耕;审计报告日期方面误区分析[N];财会信报;2006年
11 韩勇 任梓熙;今年审计报告大多数问题已整改[N];四川政协报;2020年
12 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通讯员 谢斌;连过“四关”敲定一份审计报告[N];日照日报;2021年
13 本报记者 杨志锦;多省审计报告揭清欠问题:部分地区清偿进度较低“边清边欠”[N];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年
14 记者 戴纯青 通讯员 叶秀娟;“审计报告‘含金量’越来越高了!”[N];嘉兴日报;2019年
15 本报记者 钟振宇 刘佳;“首份”审计报告透露了啥[N];四川日报;2019年
16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均斌 校媒记者 王军利 李家乐;一份审计报告撬动的环保“大文章”[N];中国青年报;2019年
17 本报记者 包兴安;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 上市公司信披质量将提升[N];证券日报;2018年
18 本报记者 刘世昕;公民如何阅读审计报告[N];中国青年报;2012年
19 本报记者 刘世昕;审计报告如何取舍[N];中国青年报;2009年
20 本报记者 刘世昕;今年的审计报告为何恢复点名[N];中国青年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