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角关系视角看中国—东盟—日本关系发展
【摘要】:
国际关系中的三角关系从客观上来讲,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是自在的三角关系;从主观上来讲,是一国对外战略或策略的一种选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贾庆国教授认为,三角关系结构的存在应该具备三个要件,即:(1)有关国家决策的自主性;(2)国家利益的相关性;(3)三角关系中三组双边关系的互动性。这三点既是三角关系存在的条件,也是三角关系的特征表现。本文根据贾教授关于三角关系存在的要件说,从三角关系视角探讨中国、东盟、日本关系的发展。在二战结束后至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这段较长时期里,三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呈现出了三角关系的前两个特征。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三角关系成立的三个要件完全具备,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架构成型。这一阶段,三角关系的互动性突出表现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大幅提升推动了日本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使东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本文对制约三角关系良性互动的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中日关系困境,东盟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美国的消极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突破这些障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三角关系的走势问题,笔者认为:三角关系互动将长期存在,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东盟在三角关系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三角关系有从目前的不等边三角形向等腰三角形架构转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