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研究

钟健平  
【摘要】: 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对美国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制定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是多方面的。美国智囊机构的生命力基于其政策研究的独立性。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的发展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全球战略的特征。本文主要目的是对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的发展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阐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基本内容和结构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基本内容,由一、二、三、四章组成。第一章分析了美国智囊机构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美国智囊机构与利益集团的区别,探讨了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的演变;第二章研究了美国智囊机构发展的背景与动因;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了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分析了美国智囊机构发展对我国的若干启示。第三部分是结论,本课题得出了四点结论,并明确了今后的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门洪华;美国外交中的文化价值观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05期
2 高峰;“天赋使命”与美国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林宏宇;“天赋使命”与美国外交——兼论外交哲学的作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江西元;“9·11”事件后美国外交安全战略走向[J];国际展望;2002年14期
5 高峰;“天赋使命”与美国外交[J];理论导刊;2002年09期
6 蔡翠红;;互联网与美国外交透明化[J];美国问题研究;2002年00期
7 李艳辉;殊途同归——论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J];东南亚纵横;2003年12期
8 倪峰;“9·11”两周年:美国外交变奏曲[J];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36期
9 ;世人评说美国外交[J];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36期
10 唐敬杰;宗教对美国外交的影响[J];当代世界;2004年09期
11 朱伟东;“理想”抑或“现实”——浅析当代美国外交的指导思想[J];唐都学刊;2004年06期
12 潘锐;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战略研究——从杜鲁门主义到里根主义[J];国际商务研究;2004年02期
13 黄志远;从委内瑞拉危机看近代美国外交的转变[J];桂海论丛;2004年S2期
14 ;关注美国因素的全方位影响——访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顾问第一人北京大学袁明教授[J];世界知识;2004年24期
15 孙际;试论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3期
16 王丽娜;;试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与外交[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7 张曙光;;浅谈美国外交文献的利用[J];美国研究;2006年04期
18 谢奕秋;;乍暖还寒的美国外交[J];南风窗;2007年06期
19 李庆四;;中期选举后的美国外交:变与不变[J];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20 张立平;;美国衰落了吗?[J];世界知识;2007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晓德;;美国外交传统形成及其影响的文化分析[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C];2007年
2 王立新;;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勇;地方因素对美国外交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2 王静;梦想与现实[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卫东;美国外交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沈鹏;二战后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美国外交决策研究—资源与利益的视角[D];外交学院;2009年
5 钟健平;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金龙云;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1921-1991)[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萍;21世纪初新媒体对美国外交的影响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2 李哲;论进步主义运动对美国外交的影响[D];燕山大学;2012年
3 邴瑄;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看美国外交[D];山东大学;2008年
4 崔达;清教主义与美国外交传统[D];苏州大学;2004年
5 赵渊;论美国文化与美国外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韩建刚;论粮食在二战后美国外交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5年
7 王向南;论美国外交的文化根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林刘辉;宗教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9 陈进;浅析二十世纪后半期美国外交中的文化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梁真真;不均衡的天平:游弋于自由与现实之间的二战后美国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潘寅茹;克里首秀欲安抚盟友 美国外交回归传统?[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记者 易爱军;克里首访,“画”出美国外交新路线[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3 本报记者 唐见端;从埃及流血悲剧看美国外交两面性[N];文汇报;2013年
4 姜岑;艺术之于美国外交——“看似”无为而治[N];东方早报;2013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 李博雅;顾此失彼,美国外交陷入困局[N];人民日报;2014年
6 王姗姗;维基解密成为美国外交“灾难”[N];工人日报;2010年
7 ;“长脸先生”掌舵美国外交[N];世界报;2013年
8 刘建飞;如何看克里主管美国外交[N];学习时报;2013年
9 孙西辉 编译;《评论汇编》:斯诺登事件影响美国外交关系[N];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裴远颖 外交部前政策研究室主任;斯诺登让美国外交“很受伤”[N];解放日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