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剂对大鼠氧化应激和肾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对比剂对大鼠氧化应激和单根肾近球小管Na+,K+-ATPase活性的影响;比较不同渗透压对比剂急性肾损伤的差异;探讨对比剂肾病的发病机制。
方法:(1)健康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3组,经尾静脉注射高渗、低渗对比剂和等量生理盐水,分高渗组(HC组),低渗组(LC组)及对照组(NS组),每组再按48小时、72小时、7天后取材分3亚组,每组6只;(2)健康成年SD大鼠18只分3组(LG、MG和HG组),分别按不同剂量(5ml/kg、10ml/kg和15ml/kg)注射高渗对比剂72小时后取材;(3)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18只,分3组,分别注射高渗(HD组)、低渗(LD组)对比剂和等量生理盐水(ND组),72小时后取材;(4)显微镜下微分离法获取大鼠单根肾近球小管(PT),电镜鉴定,液闪法测定PTNa+,K+-ATPase活性;(5)测定大鼠血清、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6)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在大鼠肾脏的定位和表达。
结果:(1)正常大鼠注射对比剂后血清Scr值升高(P0.05),LC和H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与NS组相比,LC、HC组大鼠PT的Na+,K+-ATPase活性明显降低(P值均0.01),HC组低于LC组,但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糖尿病大鼠注射对比剂后,与NS、LC及HC组比较,Na+,K+-ATPase活性均明显进一步降低(P值均0.01),HD组低于LD组(P0.01);(4)与NS组比较,LC、HC组MDA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SOD活性降低(P0.05,P0.01);LC、HC组iNOS阳性表达上调(P0.01);与NS、LC及HC组比较,LD、HD组MDA的含量更高(P值均0.01),SOD活性更低(P值均0.01);LD、HD组iNOS阳性更强(P值均0.01),HD组较LD组表达明显(P0.01);(5)Na+,K+-ATPase活性与SCr值呈负相关(r=—0.438,P0.01);(6)注射高渗对比剂,HG组PT Na+,K+-ATPase活性降低较LG组和MG组更明显;(7)注射对比剂后2、3天时对比剂肾损害较明显,第7天恢复近正常。
结论:对比剂显著抑制大鼠PT Na+,K+-ATPase的活性,对于正常大鼠,高渗与低渗间无明显差异性,但对糖尿病大鼠,高渗较低渗明显;高剂量的高渗对比剂对大鼠PT Na+,K+-ATPase活性的抑制较低剂量高渗对比剂明显;大鼠注射对比剂后,肾脏iNOS表达明显增强;氧化应激是CIN的发病机制之一;大鼠注射对比剂后2、3天时肾损害较重,7天时恢复近正常。
|
|
|
|
1 |
耿稚江;;MRI对比剂可提高化疗药物疗效[J];国外医学情报;2006年11期 |
2 |
胡舜英;陈韵岱;;对比剂黏滞性在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
3 |
葛宇新;;对比剂应用于多层螺旋CT检测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4期 |
4 |
刘远健,冯晓源,刘鹏程,高文清,赵艳,陈在中,邹立秋,江国银;对比剂静脉注射后增强的时间因素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3年06期 |
5 |
刘建新;孙红霞;唐光健;蒋学祥;;多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成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年07期 |
6 |
S.Harieaswar;A.Rajesh;Y.Griffin;R.Tyagi;B.Morgan;刘靖;;肿瘤病人在进行多层CT随访时无需常规使用口服阳性对比剂[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2期 |
7 |
谭孝华;;浅谈对比剂诱导性肾病和肾源性系统纤维化[J];医疗卫生装备;2010年04期 |
8 |
黄文福;马德亮;周和平;;对比剂对肝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1年21期 |
9 |
周兵;程永德;;介入诊疗中提倡使用等渗性对比剂[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年02期 |
10 |
袁玉乾;李瑞;张珂珂;殷秀云;;口服显影比乐对比剂在胃部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26期 |
11 |
宋文;高晓宁;姜传武;刘学军;李文华;刘欢;;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显示胃部病变中的应用护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年08期 |
12 |
吴忠东;罗建峰;帕尔哈提·吐尔逊;姜述斌;武刚;;冠脉造影使用不同温度对比剂不良反应的研究[J];兵团医学;2013年03期 |
13 |
李涛;对比剂副反应的处理[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9年01期 |
14 |
苏慧;付孟莉;孔庆奎;;不同浓度对比剂强化效果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年02期 |
15 |
柴青芬,许乙凯;磁共振靶向对比剂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0年05期 |
16 |
曹厚德;全国国产对比剂与数字化装备临床应用与进展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年03期 |
17 |
黄杰,胡兴华,王道萍,王丽君;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CT对比剂时血管外渗的频率和处理[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年03期 |
18 |
王玮,魏经国,梁国民,黄进,徐家宽,孙巧黎,卞玉刚;离子型与非离子型MR对比剂对肝脏病变的增强效果比较[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01期 |
19 |
郭君武,候瑞生;不同口服对比剂在螺旋CT胃部扫描中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5年05期 |
20 |
洪国斌;梁碧玲;;新型MRI对比剂——钆贝葡胺的临床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