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机专用新翼型及其气动特性研究
【摘要】:
本论文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适用于风力机全工况的专用新系列翼型
研究及其气动特性分析”,用理论分析计算和风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风力机
专用新翼型的气动性能。论文包括三部分:风力机翼型的基本理论、气动性能计
算、风洞试验与结果分析。
风力机翼型的基本理论部分讨论了雷诺数、马赫数及边界层等翼型基本概
念,并分析了翼型的几何参数和空气动力特性及其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翼型
几何参数包括翼弦、前缘半径、厚度、中弧线、弯度和尾缘厚度等,这些参数直
接影响翼型的气动性能。影响翼型气动性能的空气动力特性有雷诺数、边界层、
粗糙度、湍流度和攻角等。同时,着重讨论了典型的风力机传统翼型和专用新翼
型的特点和气动性能,以及它们在风力机上的应用。
气动性能计算采用粘性和无粘性结合的分析计算方法。论文中详细讨论了计
算理论模型,并用低雷诺数翼型分析和设计软件XFOIL分析了两种典型翼型在
相同马赫数、不同雷诺数和相同雷诺数、不同马赫数时的气动性能。分析结果表
明:雷诺数和马赫数对翼型气动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雷诺数较大的情况下,翼型
升力系数较高;而马赫数较大时,翼型升力系数较低,而阻力系数较高。同时,
还尝试用XFOIL进行翼型外形直接数值优化设计,选取翼型的前缘半径、中弧
线弯度和尾缘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最大升力系数和升阻比的代数加权和为设计
的目标函数,得到了和参考翼型最大相对厚度相同、外形相近且在其失速前具有
较高升力系数和升阻比的新翼型。
风洞试验在汕头大学风洞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了两种典型翼型在8m/s和
12m/s两种风速下的气动性能,其中一种翼型的攻角范围从-30到42度,另一
种翼型的攻角从-30到60度,并与XFOIL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和计
算取得了较一致的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
|
|
|
1 |
刘雄;张宪民;李德源;陈严;叶枝全;;风力机翼型非定常气动力分析(英文)[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
2 |
马林静;陈江;杜刚;曹人靖;;风力机翼型气动特性数值模拟[J];太阳能学报;2010年02期 |
3 |
金科逸;戴韧;张建;李朝斌;张国强;;转捩点预测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分析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10年08期 |
4 |
肖燕娟;唐俊;;风力机翼型外形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05期 |
5 |
刘杰平;陈培;张卫民;;后缘加厚方式对典型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09年08期 |
6 |
李仁年;李银然;王秀勇;绕帅波;;风力机翼型的气动模型及数值计算[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7 |
叶枝全,黄继雄,陈严,包能胜,霍福鹏;适用于风力机的新翼型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3年04期 |
8 |
叶枝全,黄继雄,陈严,曹人靖;风力机新系列翼型气动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2年02期 |
9 |
陈丁刚;屈本宁;赵燕萍;;一新型立轴风力机直叶片翼型气动特性数值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2期 |
10 |
李银然;李仁年;王秀勇;李德顺;;计算模型维数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预测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2期 |
11 |
陈旭,郝辉,田杰,杜朝辉;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动态失速特性的数值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3年06期 |
12 |
刘雄;张宪民;陈严;叶枝全;;基于BEDDOES-LEISHMAN动态失速模型的水平轴风力机动态气动载荷计算方法[J];太阳能学报;2008年12期 |
13 |
庄月晴;黄典贵;;运动表面风力机翼型的气动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2期 |
14 |
陆群峰;陈进;王旭东;张石强;程江涛;;基于混合改型理论的风力机翼型参数化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
15 |
金琰,袁新;风力机翼型颤振及射流减振技术的气动弹性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2年04期 |
16 |
张磊;杨科;赵晓路;徐建中;;不同尾缘改型方式对风力机钝尾缘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
17 |
杨科;王会社;徐建中;杜建一;赵晓路;;开缝式风力机静态失速特性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
18 |
吕锡锋;柳青;王雁;;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气动特性优化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
19 |
庄月晴;黄典贵;;前缘旋转的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
20 |
肖京平;陈立;许波峰;武杰;;1.5MW风力机气动性能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