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相关新基因的克隆及其特征

熊华淇  
【摘要】: 背景与目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是婴幼儿和儿童的一种以肾脏囊性改变为特征常见遗传性疾病,据估计其发病率在新生儿中占1/6,000-55,000,死亡率约占1/20,000。每70个成人中可能就有一个带有ARPKD的突变等位基因。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得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1-12),又叫做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polycystic kidney and hepatic disease 1,PKHD_1)。接着又将该基因可能出现的范围进一步限定到1-cM,最近又将该基因限定在~840Kb的基因组序列中。其两端的界线标志分别是端粒侧的D6S1714/D6S243和着丝粒侧的D6S1024。而PKHD_1基因可能位于端粒侧一边。根据Celera数据库中的预测,PKHD_1基因可能有两个,分别是hcG1642636和hcG1646861。根据上述资料,我们着手克隆该基因。 方法与结果:我们从近端粒侧的hcG1646861开始,根据其核苷酸序列设计PCR引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一段cDNA,再以此cDNA为探针,筛选人胚胎肾脏cDNA基因文库,得到PKHD_1基因的3′末端。接着用genescan软件,预测其5′端可能存在的外显子,从其中较大的外显子中设计正向引物,在已知的cDNA序列中设计反向引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出该基因的中间部分。最后用5′RACE克隆到该基因的5′端部分。从而得到该基因的全部序列。我们称其为PKHD1-Tentative(PKHD1-T)基因。该基因 助失大学医乡贤鹰士学夕磐文 一 全长 11.6kb,跨过~365kb基因组序列,靠近D6S1714这个端粒侧 标志。它包括61个外显子,第一个外显子为非翻译区,启始密码 子 ATG位于第二号外显子。终止密码子 TAG位于第 61号外显子。 3’端非翻译区有 1.Ikb长,并有 pOly A的信号序列和 poly A尾。 ;‘该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0188hp,编码一个含3396个氨基酸残 基的蛋白质,与目前的己知蛋白相比没有明显的同源性。该基因的 编码蛋自含有多个TIG功能区,这是在兔疫球蛋白家族中常见的 一种功能结构区域。分析其氨基酸序列,提示 PKHD IT蛋白可能 是一个分泌型的蛋白,而不是一个膜蛋白。 用NCBI和Celera数据库分析和我们用 Southern blot分析均 末见有重复区域,表明该基因可能是一个单考贝基因。 Northern分析显示,该基因有分子量不同的转录产物,其中最 主要的在~11 kb 处,与我们克隆的基因大小一致。在成人和人胚 胎的肾脏有很强的表达,肝脏则有较弱的表达。这种表达类型与 ARPKD 所累及的脏器是相吻合的,原位分子杂交分析表明 PKHDJ 基因主要在肾脏的集合管上皮细胞中表达,而这正是 ARPKD 病变时肾脏出现囊性变化的部位。上述这些均强烈表明 PKHD1基因是 ARPKD的致病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 PKHD-T基因的功能。我们又用 CDNA文库筛 选、RT-PCR和 5’RACE的方法克隆了小鼠的 pkhd基因的全部编 码区序列。并用FISh方祛将该序列定位于小鼠第1号染色体A带 上,与我们从 GenBank搜索到的 pkhd基因位置一致。pkhd基因 全长12225hp,跨越~500Kb基因组DNA长度,含有67个外显子, 比人的PKHDIT基因长,与Ward等所克隆人的PKHDI—F(PKHDI 基因的另一种转录产物)相同。编码区序列长为 11 994hp,编码一 个含有 3 99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与人的 PKHD相比,其核 昔酸序列的同源性达76%,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达88%。 在我们的文章等持发表的同时,Ward 等也克隆出了 PKHD 基因的另一种转录产物一 PKHD IF。这两种 PKHD不同转录产物 3 渺兴大学磨学虏尊士学哎衫文 一 其第 1.60号外显子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 PKHD IF第一个外显子 5’末端比PKHDI—T基因多16个碱基,两者在基因组DNA中的 位置也完全相同。但PKHD-F有67个外显子,而PKHDI-T只有 61个外显子,第 61号外显子后的 DNA序列则完全不同。 另外,PKHD—T和 PKHD—F 两 cDNA前 60个外显子中, 还有7个单核昔酸呈多态性,其中6个单核苦酸的差异不引起编码 的氨基酸改变。只有一个单核昔酸的变化引起了氨基酸的改变Y 11 24 C,但这两个氨基酸是性质相似的氨基酸,不引起蛋白质的功 能变化,属于无意义突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林,袁爱力,李勇,吕有勇;一种基因克隆的新策略—cDNA的代表性差异分析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8年03期
2 傅俊江,李麓芸;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0年S1期
3 王德利,阮狄克,张惠中,石峥,范清宇;人骨形成蛋白2的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刘秀娜;王仙园;周娟;赵力军;潘自铁;胡川闽;;乳腺癌相关分子人乳腺珠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护理研究;2006年01期
5 刘相萍;罗文娟;隋爱华;杨堃;吕振华;王传富;;克隆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构建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病毒滴度测定[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4期
6 朱晓燕;王雅静;杨树国;毕世樑;廖琳;;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65-3基因的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7 昝玉玺;张俊河;王天云;;CHO细胞MAR片段的克隆及其逆转录载体的构建[J];山东医药;2009年18期
8 赵丽艳;赵敏;;溶菌酶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0年06期
9 杨湘越;兰小鹏;廖剑;钟智强;朱忠勇;;人自身抗原Sm B′的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J];浙江检验医学;2006年02期
10 王庆然;;胡流清在美籍华人遗传家协会(ACGA)年会上的报告摘要[J];国际遗传学杂志;1991年04期
11 蔡仕英,姚志建,刘亚霞,强伯勤;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2年03期
12 郑建强;王建安;马宏进;白炎;沈倍奋;;可溶性 CD8α链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2年04期
13 张林元,邓小昭,何亮,张志敏;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表达[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14 刘梅,刘炎,姚登兵,顾晓松;背根神经节组织中GAP-43基因克隆[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5 周最明,郭亚兵,骆抗先;人β2微球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J];免疫学杂志;2002年04期
16 黄梅花,刘磊,欧阳永忠;RT-PCR检测胃癌NY-ESO-1抗原的表达及其基因克隆[J];吉林医学;2005年06期
17 孙蔚凌,毕志刚;人高亲和力IgE受体α链基因克隆及表达[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8期
18 张辉,尹宗生,张胜权,陈斌,王伟,华兴一,胡勇,李光武;小鼠Wnt-3a基因的克隆、测序与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22期
19 李栋博,王季石,孙海燕,方琴,李伟达,徐伟;含MGMT及增强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贵州医药;2005年10期
20 李望,孙晓青,张成静,胡书群,裴东生;大鼠FasL基因克隆及重组慢病毒载体pLO134-FasL的构建[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吴建平;费春红;杨联;张利平;;牦牛钙激活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克隆及其测序分析[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玲;余少波;刘榜;;猪Nudt6基因克隆以及与眼肌面积性状相关SNP发现[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戴佳琳;吴璇;黄江;杜武英;胡旭初;徐劲;余新炳;;亚洲牛带绦虫肌动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单位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反应性鉴定[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炎平;邱君志;关雄;;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几丁质酶基因克隆的研究[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吕海鹏;史俊南;赵守亮;Athony J.Smith;;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α_1亚基D亚型特异性基因的表达、纯化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玮;杜艳;林国强;孙秉中;;RNA干涉bcr abl融合基因联合P27基因克隆对K562细胞的影响[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方卫国;肖月华;冷波;杨星勇;张永军;裴炎;;一种新的球孢白僵菌几丁酶Bbchit1的纯化和基因克隆[A];首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张志春;张谷丰;罗光华;方继朝;;小菜蛾嗅觉膜原蛋白SNMP1基因的克隆表达[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翠;李世军;李闯;俸艳萍;彭秀丽;龚炎长;;鸭多巴胺受体1(DRD1)基因克隆与多态性检测[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上隆;;甜橙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合成酶同源基因的克隆[A];张上隆果树学文选[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勇;调控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的CaM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谢科;水稻WRKY10基因的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邢继红;拟南芥抗灰葡萄孢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魏继承;白桦花期抑制性消减文库的构建及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赵明莲;食线虫真菌侵染性胞外蛋白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D];云南大学;2003年
6 郭虹;弓形虫侵入相关分子ROP1基因的克隆及其DNA免疫研究[D];中山医科大学;1999年
7 王昕;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溶性受体的克隆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8 李伟;圆锥小麦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9 段冷昕;梅花鹿茸多肽的化学结构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倪多娇;栉孔扇贝抗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鸣;鸡IFN-γ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2 刘占通;猪α干扰素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抗病毒活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怡;重组鼠抗人CD19单链抗体的构建和表达[D];浙江大学;2006年
4 郝敏;玉米与大斑病菌构成的不同互作中基因表达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5 黄志强;产碱性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其基因克隆[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6 武鸿;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脂肪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余国武;腊梅脂转移蛋白基因克隆与功能的初步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8 赵秀振;蓖麻蚕体液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调查及其基因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马维;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琳琳;蜡样芽孢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及α-淀粉酶基因的表达[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越西 徐仁元 记者 金姝;世界首例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在吉大农学部培育成功[N];吉林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李秀萍;石河子大学转基因克隆绵羊研究取得突破[N];兵团日报(汉);2011年
3 黄勇娣;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兔在沪诞生[N];解放日报;2007年
4 许沈华;什么是基因克隆[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王婷婷;我国完成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兔实验[N];科技日报;2007年
6 曹斌;血癌新病毒基因克隆成功[N];团结报;2000年
7 王有佳;全球首例转基因克隆兔在沪诞生[N];人民日报;2007年
8 李建平;首例荧光转基因克隆猪所产猪崽再次被确认具有荧光特征[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记者 王中宙;25只转基因克隆绵羊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诞生[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10 吴一福;四军医大构建HBV全基因克隆质粒细胞系[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