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球囊损伤后主动脉壁MMP3的变化及雷帕霉素的干预作用
【摘要】:
背景与目的:经皮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是目前治疗动脉狭窄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影响其远期疗效。术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激活、迁移、增殖,新生内膜形成。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是VSMC迁移的前提条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异常是导致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重要原因。本课题在建立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模拟再狭窄的病理变化,应用雷帕霉素进行干预,研究内膜损伤后雷帕霉素对内膜增殖的影响,以及MMP3的变化,探讨雷帕霉素预防再狭窄的可能机制。
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假手术组(n=20);第2组为单纯球囊损伤(球囊损伤组,n=40);第3组为球囊损伤+羧甲基纤维素钠干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n=40);第4组为球囊损伤+雷帕霉素干预(雷帕霉素组,n=40)。术后3天、7天、14天、21天、28天处死动物。病理切片分析血管内膜面积、内膜平均厚度、中膜面积,计算内膜/中膜面积比,计数术后3天内膜有核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high-SABC法分别检测MMP3、
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PCNA、Q一Actin在腹主动脉上的表达。电镜观察VSMC表型的变化。
测定血脂、肾功能和外周血白细胞。测量实验前后动物的体重。
结果:(l)雷帕霉素组新生内膜面积比梭甲基纤维素钠组减少36.4
%(0.14士0.03二2 vs 0.23士0.O6nunZ at14 days,p(0.01),内膜/
中膜比减少28.9%(17.7士3.37%vs 28.86士10.25%at 14
days,p0.01)。(2)术后3天雷帕霉素组内膜有核细胞数比梭甲基
纤维素钠组明显减少(8.88士3.04 vs12.87士3.44,p0.05)。(3)
球囊损伤后3天动脉壁MMP3表达逐渐增加,以14天最明显,以后
逐渐下降,雷帕霉素组MMP3的表达明显减少。(4)损伤早期MMP3
的表达与新生内膜面积、内膜厚度成正相关,r分别为0.821和
0.771,p均0.05;(5)电镜表现:假手术组vSMC呈收缩表型,肌
丝多,细胞器少;球囊损伤后VSMC呈合成表型,肌丝少,大量细胞
器;雷帕霉素组VSMC表型介于收缩表型与合成表型之间。雷帕霉素
组电镜下未见VSMC穿越弹力膜小窗现象。(6)雷帕霉素组血胆固醇
升高,肾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改变;大剂量雷帕霉素组出现
间质性肺炎。
结论:(l)动脉损伤后血管壁MMP3的表达呈动态变化,3天后表达
开始增加,14天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本实验首次证明雷帕霉素
可以减少术后MMP3的表达。(2)雷帕霉素减少内膜有核细胞数,减
少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比,说明雷帕霉素可以抑制大鼠腹主动脉球
囊损伤术后体内VSMC的迁移,减轻术后新生内膜增生程度。(3)雷
帕霉素可以影响VSMC表型的改变。(4)小剂量的雷帕霉素对造血系
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统、肾功能影响不大;大剂量的雷帕霉素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炎。